谒陈尚志于太原之清凉

酒樽元有味,绝倒更能么。

昨梦不堪说,白头无奈多。

底时辞部曲,著处尚关河。

相见好欢喜,当如迟暮何。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翻译

酒杯本就有味道,更何需过分劝酒。
昨晚的梦境难以启齿,满头白发让人无可奈何。
何时能离开这官场,四处奔波都是为了家国河山。
重逢相见倍感欣喜,但我们的年纪已近迟暮。

注释

酒樽:酒杯。
元:本来。
味:味道。
绝倒:过分劝酒。
更:更进一步。
么:何须。
昨梦:昨晚的梦。
不堪:难以忍受。
说:述说。
白头:满头白发。
无奈:无可奈何。
底时:何时。
辞:离开。
部曲:官场或下属。
著处:四处。
尚:仍然。
关河:家国河山。
相见:重逢相见。
好欢喜:非常高兴。
当:应当。
如:像。
迟暮:晚年。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吴则礼所作,名为《谒陈尚志于太原之清凉》。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表达对友人深情厚谊和怀念之情的诗篇。

“酒樽元有味,绝倒更能么。”此句通过对酒樽中美酒的描述,表现了诗人对往日欢聚时光的回忆与怀念。酒樽中的酒不仅保留着原有的风味,甚至在倾倒时还能散发出更加浓郁的香气,这里的“绝倒”指的是将酒彻底倒出,也象征着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珍视和无限追忆。

“昨梦不堪说,白头无奈多。”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无法实现的愿望和深沉的哀愁。昨夜的梦境是那么美好,但却难以言传,这份美好与现实之间的差距,让诗人的心中充满了无奈。而“白头”则隐喻着岁月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诗人感慨于时光易逝,青春不再。

“底时辞部曲,著处尚关河。”这里的“底时”指的是往日,“辞部曲”意味着分别之际的歌曲或是送别的诗篇。而“著处尚关河”则是说即使分别已久,但在心中那份情谊仍旧如同关河般深刻。

“相见好欢喜,当如迟暮何。”最后两句表达了对友人重逢时的欣慰之情。诗人认为能够再次与朋友相见是一件多么令人高兴的事情,这份喜悦就像是黄昏时分,虽然时间已晚,但仍旧光彩夺目。

整首诗通过对酒、梦、别离和重逢的情感描述,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友情以及对美好记忆的珍惜。每一个字眼都透露出诗人对往昔时光的无限留恋与对朋友的情谊。

收录诗词(351)

吴则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公元?年至一1121年字子副,富川(一作永兴。生年不详,卒于宋徽宗宣和三年。以父荫入仕。会为军器监主簿,因事谪荆州。官至直秘阁,知虢州。工诗,与唐庚、曾纡、陈道诸名士唱和。晚年居豫章,自号北湖居士。则礼著有北湖集十卷,长短句一卷,《书录解题》并傅于代

  • 籍贯:今湖北阳新)

相关古诗词

黄伯钧示诗因次韵

鬓毛萧瑟强儒冠,尘土追随意已阑。

午枕梦回书帙乱,暮林秋老雨声寒。

百骸久悟岁月速,一室讵知天地宽。

忽忆玉虹孤笛夜,曲肱终约听鸣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游昆罗山寺二首(其二)

据鞍风袅袅,横策水泠泠。

华屋耸云谷,朱阑依翠屏。

偶携千骑出,更为九秋停。

何必论黑月,归途聊戴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游昆罗山寺二首(其一)

木落关河淡,天高更雁翔。

凝笳乱流水,归马得斜阳。

尊罍当白露,旗旆卷清商。

山径作许好,寒花浑欲黄。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登北楼

落景孤云共,清商戍角和。

苍烟澹伊洛,白露湿关河。

牧马随鸿雁,行人掣骆驼。

暮年馀习在,犹欲听边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