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

何处可销愁?乡是温柔。梦为蝴蝶入西楼。

生怕玉人珊枕上,带怒佯羞。

残月挂帘钩,被冷香篝。笑看织女与牵牛。

脉脉银河才咫尺,不驾轻舟。

形式: 词牌: 浪淘沙令

鉴赏

这首《浪淘沙》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主人公内心的愁绪与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开篇“何处可销愁?”一句直接点出主题,愁绪无处安放,引人深思。接着“乡是温柔”四字,将乡愁的情感渲染得淋漓尽致,家乡的温柔成为心灵的避风港。

“梦为蝴蝶入西楼”,通过梦境的转换,将读者带入一个虚幻而又充满情感的空间,蝴蝶象征着自由与变化,西楼则暗示着情感的寄托之所。这一句不仅展现了主人公的内心世界,也暗示了现实与理想的冲突。

“生怕玉人珊枕上,带怒佯羞”,这一细节描写生动地刻画了主人公在梦中与心爱之人相会时的微妙情感,既有期待又带着一丝不安,生怕对方的情绪变化,这种细腻的心理活动让人感同身受。

“残月挂帘钩,被冷香篝”,月色、窗帘、被褥、香炉,这些意象共同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凉意的夜晚氛围,进一步烘托了主人公内心的孤独与思念之情。

“笑看织女与牵牛”,借用了牛郎织女的神话故事,表达了主人公对爱情的向往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尽管银河阻隔,但主人公依然乐观地看待这段关系,期待着能够跨越障碍,实现团聚。

“脉脉银河才咫尺,不驾轻舟”,最后一句巧妙地将现实与理想联系起来,银河虽远,但距离并不遥远,只要心存希望,就能像牛郎织女那样,跨越障碍,终得相聚。这里不仅体现了对爱情的执着追求,也蕴含着对生活困境的积极态度。

整体而言,《浪淘沙》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主人公在面对愁绪、乡愁、爱情等复杂情感时的心路历程,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收录诗词(255)

宋琬(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八大诗家之一。汉族。顺治四年进士,授户部主事,累迁永平兵仆道、宁绍台道。族子因宿憾,诬其与闻逆谋,下狱三年。久之得白,流寓吴、越间,寻起四川按察使。琬诗入杜、韩之室,与施闰章齐名,有南施北宋之目,又与严沆、施闰章、丁澎等合称为燕台七子,著有《安雅堂集》及《二乡亭词》

  • 字:玉叔
  • 号:荔裳
  • 籍贯:莱阳(今属山东)
  • 生卒年:1614~1674

相关古诗词

忆王孙三首(其一)

花枝袅袅玉亭亭,云母窗深倚翠屏。

消得横波目乍成,负卿卿,帐底分明隔锦城。

形式: 词牌: 忆王孙

忆王孙三首(其二)

吾家宋玉自多才,曾赋高唐神女来。

赚得襄玉梦不回。楚阳台,幻雨荒云总费猜。

形式: 词牌: 忆王孙

忆王孙三首(其三)

青山层叠水潆洄,千树桃花绕涧开。

刚进胡麻饭一杯。问天台,知否刘郎敢再来。

形式: 词牌: 忆王孙

沁园春三首(其一)

把酒花前,俛仰乾坤,犹剩吾曹。

忆西清奉引,曾陪汲黯,南冠憔悴,同祭皋陶。

谏草空焚,钓竿长把,三径荒芜仲蔚蒿。

长安道,叹东门黄犬,几度悲号。

于今华发萧萧,但痛饮狂歌兴未消。

向莲社参禅,无人能解,醉乡娱老,有脱而逃。

白眼看他,飞扬跋扈,蜾裸螟蛉之二豪。

三年后,看两家儿子,谁似枚皋?

形式: 词牌: 沁园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