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黄亮垣先生还朝

凉飔飒飒惊秋节,三城官柳鸣蝉咽。

越王台倚越山云,王气千秋可揽结。

传呼候馆抗前旌,夜来南斗避文星。

津亭冠盖不知数,共言祖送黄先生。

先生三朝旧名德,神庙贤良策第一。

藉冠宫寮侍从班,身依子舍承欢日。

年来冲圣御龙楼,讲幄文儒礼数优。

金匮两朝徵实录,前席时虚待校雠。

以此征车难久驻,谢传东山起别墅。

行边烟雨五陵花,望里春云万家树。

到日金銮凤翼开,如椽史笔总鸿裁。

谟烈显承光琬琰,始信龙门一代才。

圣明有道勤宵旰,夔龙勋业盈霄汉。

宣麻早晚拜先生,伯仲之间见伊旦。

蹇予夙昔托追游,归来一病狎沧洲。

临岐自怅典型远,飞梦长随入帝州。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孙宸所作的《送黄亮垣先生还朝》。诗中描绘了送别黄亮垣先生归朝的场景,以及对先生才华与品德的赞美。

首句“凉飔飒飒惊秋节”,以秋风的飒飒声渲染出离别的凄凉氛围。接着,“三城官柳鸣蝉咽”一句,通过官道旁的柳树和鸣叫的蝉,进一步烘托出离别的哀愁。诗人巧妙地将自然景象与情感融合,营造出一种深沉而感伤的意境。

“越王台倚越山云,王气千秋可揽结”两句,借用了越王台的历史典故,表达了对黄亮垣先生才能与威望的赞誉。同时,也暗示了先生在朝中的重要地位和深远影响。

“传呼候馆抗前旌,夜来南斗避文星”描绘了黄亮垣先生归朝时的盛大场面,显示了其受到的尊敬与重视。南斗星的避让象征着先生的文采与智慧超凡脱俗。

“津亭冠盖不知数,共言祖送黄先生”描述了众多官员聚集在渡口为黄亮垣先生送行的场景,体现了其在朝中的影响力和人缘。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详细介绍了黄亮垣先生的功绩与成就,如“先生三朝旧名德,神庙贤良策第一”、“金匮两朝徵实录,前席时虚待校雠”。这些描述突出了先生在历史文献编纂方面的卓越贡献,以及在朝廷中的崇高地位。

“以此征车难久驻,谢传东山起别墅”两句,表达了对先生归朝后生活变化的感慨,同时也预示了先生可能在归隐与仕途之间做出的选择。

“行边烟雨五陵花,望里春云万家树”描绘了黄亮垣先生归乡途中的景色,既展现了自然之美,也寄托了诗人对先生未来的美好祝愿。

最后,“到日金銮凤翼开,如椽史笔总鸿裁”两句,预示了先生归朝后在朝廷中的重要角色,以及其在历史记录方面的重要贡献。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离别的哀愁,也有对先生才华与品德的赞美,以及对其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收录诗词(1242)

李孙宸(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何园灵芝歌

百草皆有根,灵芝有何托。

九光三秀漫传名,谁人曾见神仙药。

吾家咫尺何氏园,水部风流传世泽。

小结临南漪,中产六丹芝。

大芝产堂北,云房叠叠披。

中芝傍左三茎出,彷似三台星并垂。

稍前尺许两芝小,幻出金光逾袅袅。

云气蒙茸湿不飞,长日祥光散林沼。

造化产此岂无缘,君不见汉家元封神雀年。

九茎连叶寻常事,盛明嘉瑞非徒然。

又不见赤松子,青茎赤叶常为饵。

随风往来瑶池里,知昔瑞应总难量。

且对瑶光醉羽觞,他日餐芝上仙去。

应使我辈得学淮南鸡犬,随风共到白云乡。

形式: 古风

送伍国开春试

忆予弱冠时,君额才覆发。

邀欢共里闾,相过忘拱揖。

下榻每连宵,对饮尽一石。

耻随里塾学,咿唔姓名不挂人齿颊。

里中小儿多早贵,里人腐鼠易相嚇。

我也大笑君亦嘻,相对长松双眼白。

从他呼马与呼牛,终须还我一李伯。

弹冠君岂为浮名,要知一片肝肠热。

去年今上正龙飞,乡国羡君先决策。

岂难连第掇公车,稍嫌官早妨挑达。

我在闱中不得君,却讶他人按剑掷。

饶君三载孝廉船,浪子风流人所适。

此事能容久借君,驱君复走长安陌。

杏花有情寄语君,待汝春风已三易。

赚君去作探花人,脱却青绦系牛革。

形式: 古风

赠何龙友游古冈圭峰

我生双足可三尺,每思踏遍天下名山与奇石。

我生双眼不盈寸,又思览穷八荒九州罡风灏气之汗漫。

男儿堕地各有为,那能处覆类醯鸡。

曾向罗浮窥日观,曾向西樵蹑彩霓。

太行九折支策寻常度,越水吴山洞壑处处恣。

扳跻虽然未尽济,胜之双足未惬览。

胜之双目已从云水订风期,肯复人间受羁刺。

独有咫尺古冈门,负郭圭峰烟雾屯。

游人不用裹粮去,世外烟霞世内村。

几度欲游游未得,让君羽盖早翩翻。

传闻昔自一行去,白云无复金光吐。

山灵有待已千年,只今重与真人遇。

君到峰头捡翠微,玉台寺下款柴扉。

破茗亲尝瀑布水,长啸一声催落晖。

送君行,酌君酒,此事有缘兼有候。

肯容世路轻挥手,任君山水兴偏饶。

骨相封侯也未消,黄石赤松他日事,笑他猿鹤早相招。

形式: 古风

峡山留别何龙友邓伯乔陈彝庚朱惟四诸子

平生性僻耽山水,意气兼怀方外士。

生长何郎共里闾,密缔风期亦如此。

社结词林盟邓君,酒德诗情称并美。

于时中宿有朱生,相逢肝胆便相倾。

为予首道中宿之高士,山人复得陈彝庚。

物外交游怀既洽,遂厌中区何窘窄。

五岳三山已订缘,无心误走长安陌。

牛革宁堪系懒身,投閒几作归欤客。

白云松台杖屦无不到,罗浮西樵秘箓灵文俱搜索。

荏苒皇华三阅秋,驱车强复蓟门游。

何郎情深桃花水,为轻千里送行舟。

因过峡口停兰桨,三子联翩来命访。

振衣未异昔年游,执手真成意外想。

对酒宵宵话素心,探崖处处穷幽赏。

南北分飞叹路岐,岁月催人苦电驰。

我去未应为小草,君还应为念前期。

山灵莫漫悲猿鹤,自识富贵场中烟霞骨相儿。

嘱付山僧暂锁云林与萝牖,待我重来相与共伴赤松师。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