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其一)

仙往径独在,亭高山若堆。

知非凡木比,识得洞宾来。

骨蜕栈沉水,坛缘薜荔栽。

于何稚松子,有记弗详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幽静而神秘的山中景象。"仙往径独在"暗示着一条通往仙境的小路空寂无人,只有松树见证着过往的仙人。"亭高山若堆"描绘了山势险峻,仿佛是堆积的峰峦,增添了神秘感。

诗人强调松树非同寻常,暗示它可能与道教中的仙人如吕洞宾有所关联。"骨蜕栈沉水,坛缘薜荔栽"进一步描绘了松树生长环境的特殊,可能是仙人修炼之地,栈道沉入水中,松树环绕着古老的道坛,显示出其超凡的来历。

最后一句"于何稚松子,有记弗详该"表达了诗人对松树来历的好奇,遗憾的是关于这棵稚松子的具体故事或传说并未详细记载。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松树为载体,寓言了道家的仙人传说和自然的神秘力量,展现了宋人对于超凡世界的向往和探索。

收录诗词(30)

陈景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草(其一)

淡烟荒草六朝宫,万感丛生一眺中。

不识群公互虓虎,独于此地必争熊。

秦河溅泪西风泣,淮巘含羞晚照红。

酝得许多愁为底,祗缘误倚大江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草(其三)

江城滕阁倚空寒,鹤势鶱飞远耐看。

旁列西山青玉案,高擎南浦白银盘。

摩挲王记犹无恙,拂拭韩碑尚未刓。

翻忆赏心亭下水,草洲埋没贮愁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草(其四)

长淮何处雁声多,西去涡心北迈河。

影逐泗滨烟月艇,阵惊亳邑水云蓑。

小王草笔终难学,苏武陵书果若何。

陲草边芦两萧索,远陪砌女作离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草(其二)

未破滁阳亭屡易,亭亡今又几经年。

峰回路转势不改,木秀阴繁直到巅。

流下山泉音若咽,烧馀寺刻块如拳。

柴王一殿今何在,衰草残烟护晓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