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瞻子由各有寄题小庵诗却用元韵和呈

二公俊轨皆千里,两首新诗寄一庵。

大隐市朝希柱史,好奇兄弟有岑参。

雪天冻坐痴于雀,雨夕春眠困若蚕。

不是本来忘世味,便投閒寂亦难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孔平仲对苏轼(子瞻)与苏辙(子由)所作寄题小庵诗的回应。诗中充满了对两位兄弟才华的赞赏以及对他们作品的共鸣。

首联“二公俊轨皆千里,两首新诗寄一庵”开篇即赞美了苏轼与苏辙的诗歌才华,如同千里之遥的骏马,意指他们的作品深远而卓越。同时,也提到了他们将新作寄给对方,共享文学之乐。

颔联“大隐市朝希柱史,好奇兄弟有岑参”进一步赞扬了苏轼兄弟的高洁品质与独特风格。这里以“大隐”形容他们虽身在尘世,心却如隐士般超脱,追求的是像汉代名臣汲黯(柱史)那样的正直与清廉。同时,通过提及唐代诗人岑参的好奇与创新精神,暗示苏轼兄弟在文学上的探索与革新。

颈联“雪天冻坐痴于雀,雨夕春眠困若蚕”运用生动的比喻,描绘了诗人自己在恶劣天气中的生活状态,仿佛在寒冷的雪天里像小鸟一样蜷缩着取暖,在雨夜春日里则像蚕一样沉睡。这种形象的描写不仅展现了诗人生活的简朴与宁静,也暗含了对自然界的亲近与和谐。

尾联“不是本来忘世味,便投闲寂亦难甘”表达了诗人并非真的忘记了世间的滋味,而是即便投身于闲适与寂静之中,也无法完全满足或享受这样的生活。这既是对自身追求的一种反思,也是对理想生活状态的渴望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孔平仲对苏轼兄弟诗歌艺术的深刻理解与高度评价,同时也流露出他对文学创作的热爱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传达出一种超越物质层面的精神追求与情感共鸣。

收录诗词(860)

孔平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政和元年(1111)病卒,终年六十八岁。《清江三孔集》四十卷中,平仲占21卷

  • 字:毅父
  • 籍贯:今峡江县罗田镇西江村
  • 生卒年:1044

相关古诗词

久雨不止二月半以敕醮庐山真君殿入夜星月皎然

连朝苦阴雨,入夜月华新。

清醮今当夕,真君信有神。

灯光想如昼,香气自生春。

水旱多为害,当思今为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寄题萧丈止亭

削迹忘当世,开亭枕近郊。

情非恶冕绂,乐不似衡茅。

静看云归岫,閒知鹳在巢。

春风动幽兴,植杖数花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肴]韵

春夜

酒醒残月在西厢,悄悄重城春夜长。

何物与人清意思,瑞香花发一亭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和经父寄张绩

萧萧木落洞庭湖,一叶扁舟尽室居。

吾道已衰投直笔,人情难合卷长裾。

重轻自系朝廷势,褒贬犹存史策书。

所遇于天皆有分,未将鲵鲋羡鲸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