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纱

已是春光三月三。枝头正斗万红酣。

困人天气滞微寒。

好梦但从醒后忆,奇花不称折来看。

清愁惆怅是阑珊。

形式:

鉴赏

这首《浣溪纱》由清末近现代初的诗人傅熊湘所作,描绘了一幅春日里生机勃勃而又略带愁绪的画面。

首句“已是春光三月三”点明时节,三月三日正是春意盎然之时,春光正好。接着“枝头正斗万红酣”一句,生动地展现了春天百花争艳的景象,万紫千红的花朵在枝头竞相开放,充满活力与生机。

“困人天气滞微寒”则描绘了春日特有的温润气候,既不酷热也不严寒,却能让人感到一种慵懒与舒适,仿佛连空气都带着一丝困倦。这种天气让人容易陷入沉思或梦境之中。

“好梦但从醒后忆”表达了对美好梦境的留恋,即使醒来后只能回忆,那份美好依然能在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而“奇花不称折来看”则流露出对自然界中那些奇异花朵的欣赏,但又不愿去折取,体现了对自然美的尊重和敬畏。

最后,“清愁惆怅是阑珊”总结了整首词的情感基调,虽然春光美好,但内心仍不免有些许愁绪与惆怅,这或许是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或是对生活中某些无法把握的遗憾。整首词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独特情感体验的捕捉与表达。

收录诗词(179)

傅熊湘(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浣溪纱

清慧还期庸福修。狂名至竟负温柔。

愁城谁与度春秋。

已过陈思期洛水,还如杜牧在扬州。

多情岂合此生休。

形式:

蝶恋花

偏是花开风又雨。一霎相逢,霎霎相思苦。

覆去翻来千万绪。销魂那得魂如许。

花外漏声花底语。花底迷楼,花外来时路。

路到尽头难觅处。多情悔被无情误。

形式:

浣溪纱.集唐

昨夜星辰昨夜风。月斜楼上五更钟。

麝薰微度绣夫容。

岭树重遮千里目,辞根散作九秋蓬。

断无消息石榴红。

形式:

水龙吟.题画,雨中春树万人家。十二年前吴石明笔也

雨中春树人家,画图省识荆关意。

黄尘净洗,青山淡写,绿烟如幂。

残冻犹凝,嫩晴乍间,养花天气。

只高楼怕与,凭阑远望,人何在,情千里。

记省年时旧事。黯销魂、渭城春思。

断桥疏柳,隔江残笛,尽侬蕉萃。

行雨踪迷,为霖愿渺,望霓情系。

待何年、重倩东风,吹汝遍,芳菲地。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