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院

而今漫叟正聱牙,无复新诗赖碧纱。

行驭乘风方少快,归期破镜尽从差。

月头渐黑山云?,雨脚更斜江路叉。

寒士规模新宰相,这回行处亦堤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翻译

如今我老翁吟诗困难,不再有新作依赖碧纱遮掩。
出行时即使乘风也感到少许畅快,归期却因破镜重圆而变得混乱。
月亮逐渐被乌云遮蔽,雨点斜打在江路上。
贫寒书生的梦想如同新宰相的格局,这次出行也将如堤防般留下痕迹。

注释

漫叟:老翁。
聱牙:艰涩难懂。
碧纱:古代文人用以遮盖诗稿的薄纱。
行驭:出行。
破镜:比喻夫妻离散后又重逢。
月头:月光。
山云:山上的云雾。
雨脚:雨滴。
江路叉:江边的道路。
寒士:贫寒的读书人。
规模:志向、格局。
新宰相:新任宰相,比喻有远大抱负的人。
行处:所到之处。
堤沙:堤岸上的沙土,比喻留下痕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在岁月流转中对自己身世的感慨和内心世界的独白。首句“而今漫叟正聱牙,无复新诗赖碧纱”表达了诗人随着年龄增长,创作灵感已不如往昔,再也无需依靠酒精来激发新的诗篇。这两句通过对比衬托,传递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和自嘲。

接下来的“行驭乘风方少快,归期破镜尽从差”则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诗人似乎在用一种幻想的笔触,讲述着自己骑乘风驰电掣般的速度和自由,同时又强调“归期破镜尽从差”,这不仅是对时间流逝的一种无奈,也可能暗示了诗人内心对于现实与理想之间差距的感受。

“月头渐黑山云?”一句,通过描写自然景物,传递出一种静谧而又有些许忧郁的情绪。紧接着的是“雨脚更斜江路叉”,这里的“雨脚”和“江路叉”都烘托出了一个阴霾多变的天气,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波折与不宁。

最后,“寒士规模新宰相,这回行处亦堤沙”则展现了诗人对时事的观察和自身命运的思考。这里的“寒士”指的是那些才华横溢却未被世俗所承认的人,诗人似乎在暗示自己也许正处于这样一种境地。而“这回行处亦堤沙”则表达了一种对未来道路的不确定和探索。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个人感受和社会现实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深刻的人生体验。

收录诗词(542)

李新(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游云门山寺

宰官得度却无能,直断曹溪一点灯。

脱体化为牛马走,只身归是水云僧。

晚烟破灶迷村落,桴鼓哗空走稻塍。

弄水看山元未足,半规初月上觚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游化城寺

山色从来不世情,水光分与万家清。

连云种竹官租薄,入谷收茶野屩轻。

小雨结缘留俗客,好风吹梦过江城。

这回劝饮休辞醉,后日西山第几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游石鼓寺

石鼓寂不振,金声无处求。

层岩参雾树,乱玉响冰沟。

破屐前无齿,孤城远见楼。

山僧痴问客,阿汝谓汤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游法济寺(其二)

暮钟晓磬杂啼鸦,尤觉幽栖与市赊。

风力吹回千嶂雨,柳阴遮断一溪花。

苍皮树瘿何妨丑,横水桥虹不厌斜。

夜半春雷乱车轧,不须鸣鼓助惊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