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化城寺

山色从来不世情,水光分与万家清。

连云种竹官租薄,入谷收茶野屩轻。

小雨结缘留俗客,好风吹梦过江城。

这回劝饮休辞醉,后日西山第几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山色自古以来就淡泊世俗情感,水光映照千万家,清澈如镜。
竹林连天,官府地租微薄;山谷深处,采茶人轻装简行。
细雨中结缘留住俗世来客,和煦微风将美梦吹过江城。
这次劝酒,不要推辞沉醉,日后西山的旅程还有几程?

注释

山色:自然景色,不带人间烟火气。
从来:自古以来。
世情:世俗的情感。
水光:水面反射的光线。
分与:分享给。
万家:众多家庭。
连云:竹林高接云天。
官租:官府收取的地租。
薄:少。
入谷:进入山谷。
收茶:采摘茶叶。
野屩:乡村人的草鞋。
小雨:细雨。
俗客:普通的客人。
江城:江边的城市。
劝饮:劝酒。
辞醉:拒绝喝醉。
后日:将来。
西山:指远方的山。
第几程:还有多少路程。

鉴赏

诗中“山色从来不世情”一句,表达了山川之色历经四季而不随世事变迁,体现出自然永恒与人间红尘的对比。紧接着,“水光分与万家清”,则描绘了水的明净与众多家庭共享的景象,寓意着诗人对纯洁生活的向往。

“连云种竹官租薄”中,连云种竹形容竹林连绵,与官家征收的税租相比显得微薄。下句“入谷收茶野屩轻”,则是说进入山谷收集野生茶叶,其劳动之轻松自在。

“小雨结缘留俗客”一句,描写了细雨中与俗世的情感纽带,“好风吹梦过江城”则是诗人希望美好的风能将梦境吹送过江城,是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最后两句“这回劝饮休辞醉,后日西山第几程”,表达了与友人共饮之乐,不必拘泥于醉意,同时也在询问未来的行程,给诗歌增添了一份超脱世俗的惬意情怀。

收录诗词(542)

李新(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游石鼓寺

石鼓寂不振,金声无处求。

层岩参雾树,乱玉响冰沟。

破屐前无齿,孤城远见楼。

山僧痴问客,阿汝谓汤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游法济寺(其二)

暮钟晓磬杂啼鸦,尤觉幽栖与市赊。

风力吹回千嶂雨,柳阴遮断一溪花。

苍皮树瘿何妨丑,横水桥虹不厌斜。

夜半春雷乱车轧,不须鸣鼓助惊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游罗园

故山新寄小郫筒,春事而今一半空。

儿女笑从花影外,杯盘香在水光中。

泉分石溜浑罂白,病得春醅半颊红。

祓禊山阴已陈迹,试将青草葄衰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游雍熙寺

随身刀笔快投空,黄鹄凭君放出笼。

野马已飞樽俎外,白云端在笑谭中。

太平老将辜三略,迟钝参军得五穷。

近日半聋并半哑,莫将佛法问庞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