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杨巍所作的《首尾吟二首效宋人体》之一,通过“我思尧舜时”这一主题,表达了对古代圣君贤臣的追忆与敬仰之情。
首句“我思尧舜时”,直接点明了诗人思绪所及的古代时期,即传说中的上古时代,那时的帝王如尧、舜等被认为是道德高尚、治理有方的典范。接下来的“寮寀尽师师”一句,描述了当时朝廷官员皆以师长的身份相互学习、相互尊重的情景,体现了古代社会的和谐与尊师重道的传统。
“犹谨危微念”一句,进一步强调了古人对于国家安危、百姓福祉的深切忧虑和谨慎思考,这种忧国忧民的精神在古代文化中得到了广泛的传承和弘扬。“长歌喜起诗”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古代文化繁荣、文学艺术丰富多彩的感慨,以及对那种充满诗意生活的向往。
“中天悬日月,万古仰纲维”两句,运用了象征手法,将日月比喻为国家的统治者,形象地描绘出他们如同日月般照耀着大地,为万世所仰望。这不仅赞美了古代帝王的英明与伟大,也暗示了他们对后世的影响深远。
最后,“击壤人不见,我思尧舜时”两句,以“击壤”这一典故,引出了古代百姓在帝王治下安居乐业、生活幸福的画面。然而,诗人却感叹于这种景象已不可见,表达了对古代盛世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整首诗通过对比古今,展现了诗人对古代文明的深深眷恋和对理想社会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