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岳降香呈严学士

万里溟濛起战埃,翩翩勒马出金台。

同君远使山头去,如朕亲行岳顶来。

野庙横斜挨老树,古碑颠倒枕荒苔。

瞻天只有丹心在,香篆炉熏达九垓。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广阔的天空下弥漫着战争的尘埃,潇洒地骑马离开金色的宫殿。
与你一同出使到山巅,仿佛朕亲自前来巡游。
古老的庙宇歪斜着靠在老树旁,古老的石碑倒在一旁,被荒凉的青苔枕着。
仰望苍穹,只有赤诚的心不变,香烟缭绕的炉火直达九重天际。

注释

万里:形容非常遥远。
溟濛:形容天空广大而迷茫。
战埃:战争中的尘土。
翩翩:形容姿态优美。
勒马:拉住马缰绳。
金台:指皇宫或重要的建筑。
同君:与你一起。
远使:出使远方。
山头去:前往山峰之巅。
如朕:如同朕(古代皇帝自称)。
岳顶来:像亲自登山。
野庙:野外的庙宇。
横斜:倾斜不正。
老树:年代久远的大树。
古碑:古老的石碑。
荒苔:荒芜的苔藓。
瞻天:仰望天空。
丹心:赤诚的心。
香篆:焚烧的香篆(香的形状如篆文)。
炉熏:香炉中升起的烟雾。
九垓:九天,极言极高之处。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行者远离故土,前往遥远的北岳山进行香火供奉的场景。开篇“万里溟濛起战埃”展现了战争的混乱与烟尘四起,而“翩翩勒马出金台”则描绘了一骑绝尘、勇猛前行的情形,透露出诗人不畏艰险、坚定信念的一面。

接着,“同君远使山头去,如朕亲行岳顶来”表达了诗人与君主一道精神,即便是身处异乡,也能如同君王一般亲自攀登高峰,完成心中的使命。这不仅体现出对君主的忠诚,更映射出诗人内心深处的坚定信仰和不懈追求。

在“野庙横斜挨老树,古碑颠倒枕荒苔”中,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传递了一种历史沧桑、岁月悠长的情感。野庙与古碑作为时间的见证,它们的倾颓与被荒草覆盖,都在无声地诉说着过去的辉煌与现在的荒凉。

最后,“瞻天只有丹心在,香篆炉熏达九垓”则是诗人对信仰的坚守和对于纯洁之心的表白。在这里,“瞻天”意味着仰望苍天,而“丹心”象征着忠诚与纯净。尽管外界充满了诱惑与考验,但诗人的内心依旧如一,坚定不移。这也许是诗人在远离故土、面对未知挑战时的精神寄托。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历史遗迹的描绘,以及对信仰坚守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深邃。

收录诗词(542)

汪元量(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卢奉御自上都回见访

诗人骑马接官回,解后居庸怀抱开。

冷地不禁风聒聒,炎天长见雪堆堆。

昨宵我梦中南去,今日君从直北来。

说尽穷阴无限事,呼童携酒上金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平原郡公夜宴月下待瀛国公归寓府

春事阑珊梦里休,他乡相见泪空流。

柳摇楚馆牵新恨,花落吴宫忆旧游。

渴想和羹梅已熟,饥思进饭麦初收。

瀛洲归去琅玕长,月朗风熏十二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平原郡公赵福王挽章

大王无起日,草木尽伤悲。

生在太平世,死当离乱时。

南冠流远路,北面幸全尸。

旧客行霜霰,呼天泪湿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旧内曲水池

锦沟引水入觞池,两两金船上下驰。

春季夫人扶辇疾,玉堂学士带花迟。

当时行乐虽然秘,此日遗踪自可悲。

回首支郎新栋宇,浮屠千尺白差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