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洪帅李伯纪丞相

相印横拖御案前,圣恩暂许帅藩宣。

举幡北阙危三刖,抗疏南床忽十年。

往事凄凉人堕甑,此身空洁鹭栖烟。

当时坐榻生龙尾,犹望陈蕃一解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奏章横展在御案之前,皇帝恩准让他向封疆大吏传达旨意。
他在皇宫北门高举旗帜,因直言进谏三次被贬,突然间已在南书房度过十年。
回忆过往,心事凄凉如同甑中的饭粒散落,如今我一身清白,只能像白鹭栖息在烟雾中。
当年我在朝堂座位上仿佛能感觉到龙尾的威严,仍期待能像陈蕃那样解救困境。

注释

相印:奏章与皇帝意见相符。
御案:皇帝的办公桌。
帅藩宣:向封疆大吏传达旨意。
危三刖:因直言三次被贬。
抗疏:直言进谏。
南床:南书房,古代官署名。
堕甑:比喻事情失败或境遇困顿。
鹭栖烟:形容孤独、清高。
龙尾:比喻皇权或高位。
陈蕃:东汉官员,以公正闻名,常喻指能解救他人困境的人。
解悬:解救困境,比喻得到援手。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胡铨写给洪帅李伯纪丞相的一首酬答诗。诗中表达了对李伯纪的敬仰和对自己遭遇的感慨。首句“相印横拖御案前”描绘了丞相的威严与地位,暗示其深受皇帝信任。接着,“圣恩暂许帅藩宣”表达对李伯纪被允许在地方宣示圣意的赞誉。

“举幡北阙危三刖”暗指李伯纪曾因直言而遭受贬谪,这里的“危三刖”可能象征着多次的挫折和困境。诗人感叹“抗疏南床忽十年”,表示李伯纪南下任职已过去十年,期间经历了许多辛酸。

“往事凄凉人堕甑”借用典故,形容过去的不幸遭遇如同器皿破碎,令人悲凉。诗人自比为“此身空洁鹭栖烟”,表达自己虽然清白但处境困顿,只能如白鹭般在烟波中漂泊。

最后两句“当时坐榻生龙尾,犹望陈蕃一解悬”借陈蕃的典故,表达对李伯纪能像陈蕃那样提拔贤才,给予自己重新起用的期待。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丞相的敬仰,也有对自己命运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公正和重用的渴望。

收录诗词(117)

胡铨(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爱国名臣、文学家,庐陵“五忠一节”之一,与李纲、赵鼎、李光并称“南宋四名臣”。淳熙七年(1180年),去世,追赠通议大夫,谥号“忠简”。著有《澹庵集》等传世

  • 字:邦衡
  • 号:澹庵
  • 籍贯:吉州庐陵芗城(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值夏镇)
  • 生卒年:1102年—1180年

相关古诗词

元夕与监务宋皋饮罢踏月观灯用坡老儋州上元韵

赏心乐事巧相违,清坐持枚学数扉。

雁足不来空燕雀,鸰原何在叹蟏蝛。

开怀对酒祛愁破,缓步看灯踏月归。

万里投荒真细事,频年不得戏莱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长卿见过赋美人插花用其韵

花亦兴不浅,美人头上开。

心事眼勾破,鬓香魂引来。

笑春烛底影,溅泪风前杯。

分韵得先字,客今谁可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玉津园饯魏王

饯行朱邸帝城春,随例颠忙宴玉津。

报国独劳千一虑,钧天同听十三人。

金卮宣劝君恩重,花露湔愁醉梦真。

却忆故山猿鹤在,便思投劾乞其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传示银杏兼简林谦之

头白经筵思漫覃,骎骎末路我何堪。

八年还作玉堂集,一笑真怀银杏谈。

敢说麇书讥聂北,聊因麟趾咏周南。

梅开更得珠园去,红粟寒梢试一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