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夕与监务宋皋饮罢踏月观灯用坡老儋州上元韵

赏心乐事巧相违,清坐持枚学数扉。

雁足不来空燕雀,鸰原何在叹蟏蝛。

开怀对酒祛愁破,缓步看灯踏月归。

万里投荒真细事,频年不得戏莱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翻译

令人愉快的事情偏偏不凑巧,我独自坐着数着手指头。
大雁没有来信,只有燕雀在飞,昔日的聚会之地,如今只能感叹蟏蝛的踪影不再。
开怀畅饮以排解忧愁,慢慢走去看花灯赏月再回家。
被贬到遥远的地方实在算不上大事,多年不能穿上华丽的官服游戏人间。

注释

赏心乐事:令人愉快的事情。
巧相违:偏偏不凑巧。
清坐:独自坐着。
持枚:拿着筹码(这里比喻数手指)。
数扉:数手指。
雁足:大雁的脚,古代常用来传递书信。
燕雀:普通的鸟儿。
鸰原:古人聚会或宴饮的地方。
蟏蝛:一种蜘蛛,这里代指友人。
开怀:心情舒畅。
祛愁破:排解忧愁。
缓步:慢慢走。
看灯踏月:赏花灯、赏月。
投荒:被贬到偏远荒凉的地方。
戏莱衣:穿着华丽的官服游玩,莱衣是古代官员的礼服。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胡铨所作的《元夕与监务宋皋饮罢踏月观灯用坡老儋州上元韵》。诗中,诗人表达了在元宵佳节与友人宋皋饮酒赏月、观灯的欢乐场景,但同时也流露出淡淡的哀愁。"赏心乐事巧相违"一句,写出了尽管美景当前,却因某种原因未能尽享其乐,暗含了内心的遗憾。接着,诗人以"雁足不来空燕雀,鸰原何在叹蟏蝛"表达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开怀对酒祛愁破"则展现了借酒浇愁的豪情,然而"缓步看灯踏月归"又透露出一种孤独和无奈的情绪。

最后两句"万里投荒真细事,频年不得戏莱衣"更是深化了这种情感,诗人将自己贬谪他乡的经历比作小事,而未能与家人共度佳节的遗憾则显得更为沉重。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节日的热闹,又有离愁的苦涩,体现了诗人深沉的人生感慨。

收录诗词(117)

胡铨(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爱国名臣、文学家,庐陵“五忠一节”之一,与李纲、赵鼎、李光并称“南宋四名臣”。淳熙七年(1180年),去世,追赠通议大夫,谥号“忠简”。著有《澹庵集》等传世

  • 字:邦衡
  • 号:澹庵
  • 籍贯:吉州庐陵芗城(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值夏镇)
  • 生卒年:1102年—1180年

相关古诗词

长卿见过赋美人插花用其韵

花亦兴不浅,美人头上开。

心事眼勾破,鬓香魂引来。

笑春烛底影,溅泪风前杯。

分韵得先字,客今谁可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玉津园饯魏王

饯行朱邸帝城春,随例颠忙宴玉津。

报国独劳千一虑,钧天同听十三人。

金卮宣劝君恩重,花露湔愁醉梦真。

却忆故山猿鹤在,便思投劾乞其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传示银杏兼简林谦之

头白经筵思漫覃,骎骎末路我何堪。

八年还作玉堂集,一笑真怀银杏谈。

敢说麇书讥聂北,聊因麟趾咏周南。

梅开更得珠园去,红粟寒梢试一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

咏史(其二)

王畿制既紊,大都乃偶国。

乡遂变轨里,都鄙乱阡陌。

均人失所掌,平土恶可得。

元魏诏均田,自上之指给。

男妇逮奴婢,田受各有级。

扰民恩不周,制地已无术。

元稹画作图,周主所叹惜。

吏民诏先习,一岁行不及。

视魏倘设施,五十或笑百。

宣和乃置局,投牒任诬白。

私田指天荒,主者反租役。

鲁山阖县田,尽括不留隙。

夺良以入公,夺公复有贼。

均地不可行,均税济其塞。

郭咨孙琳方,救敝出末策。

美名固可慕,实施竟何益。

天下方骚然,废书三太息。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