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早蝉歌

蝉鸣兮夕曛,声和兮夏云。

白日兮将短,秋意兮已满。

乍悲鸣兮欲长,犹嘶涩兮多断。

风萧萧兮转清,韵嘒嘒兮初成。

依婆娑之古树,思辽落之荒城。

闲院支颐,深林倚策。

犹惆怅而无语,鬓星星而已白。

形式: 古风

翻译

蝉鸣在傍晚的余晖中,声音和谐如夏日云朵。
白天渐渐缩短,秋天的气息已经弥漫。
忽然悲伤的鸣叫想要延长,却依旧嘶哑且断断续续。
风声萧瑟转为清凉,韵律微弱而初现。
依靠在古老的婆娑大树下,思绪飘向遥远荒凉的城市。
在空闲的庭院中托腮沉思,深入森林倚杖而立。
心中充满惆怅却无言以对,只因鬓发斑白如星点。

注释

蝉鸣:蝉在黄昏时分的叫声。
夕曛:傍晚的余晖。
声和:声音和谐。
夏云:夏日的云彩。
白日:白天。
秋意:秋天的感觉。
乍悲鸣:突然悲伤地鸣叫。
欲长:想要持续更久。
犹嘶涩:仍然嘶哑。
多断:频繁中断。
风萧萧:风声凄厉。
转清:变得清新。
韵嘒嘒:微弱的韵律。
初成:刚刚形成。
依婆娑:依靠在弯曲的。
古树:古老的树木。
思辽落:思绪飘向遥远。
荒城:荒废的城市。
闲院:空闲的庭院。
支颐:托腮。
深林:茂密的森林。
倚策:倚杖站立。
惆怅:忧郁。
无语:沉默。
鬓星星:鬓发斑白。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的图景,通过对蝉鸣声和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易逝、生命短暂的感慨。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清新,情感深沉,展示了作者在唐代诗歌艺术上的成就。

首句“蝉鸣兮夕曛,声和兮夏云”通过蝉的鸣叫与晚霞、温柔的声音和夏日浮动的云朵相结合,营造出一种悠闲而又略带哀伤的情绪。紧接着,“白日兮将短,秋意兮已满”,则是对时间流逝和秋天气氛的强烈感受。

诗人通过蝉鸣声的欲长犹断,表达了自己对于生命无常、无法持久的悲哀。风清韵初成,则是一种从自然中寻找安慰的声音描写。

“依婆娑之古树,思辽落之荒城”这两句,诗人借助古树与荒废的城堡,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现实中孤独、凄凉的情感。接下来的“闲院支颐,深林倚策”,则是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的自处状态,既有闲适之情,又不失孤寂。

最后,“犹惆怅而无语,鬓星星而已白”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困惑与无奈,以及对年华老去、头发斑白的无言感慨。整首诗通过对蝉鸣声和自然景观的描绘,传递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和生命的短暂。

收录诗词(168)

耿湋(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 (约公元七六三年前后在世),唐代诗人。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详,约公元七六三年前后在世,大历十才子之一。登宝应元年进士第,官右拾遗。工诗,与钱起、卢纶、司空曙诸人齐名。湋诗不深琢削,而风格自胜。集三卷,今编诗二卷

  • 字:洪源
  • 籍贯:河东(今属山西)

相关古诗词

芦花动

连素穗,翻秋气,细节疏茎任长吹。

共作月中声,孤舟发乡思。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奉和第五相公登鄱阳郡城西楼

茂德为邦久,丰貂旧相尊。

发生传雨露,均养助乾坤。

晓肆登楼目,春销恋阙魂。

女墙分吏事,远道启津门。

湓浦潮声尽,钟陵暮色繁。

夕阳移梦土,芳草接湘源。

封内群氓复,兵间百赋存。

童牛耕废亩,壕木绕新村。

野步渔声溢,荒祠鼓舞喧。

高斋成五字,远岫发孤猿。

一顾承英达,多荣及子孙。

家贫仍受赐,身老未酬恩。

属和瑶华曲,堪将系组纶。

形式: 排律

诣顺公问道

此身知是妄,远远诣支公。

何法住持后,能逃生死中。

秋苔经古径,萚叶满疏丛。

方便如开诱,南宗与北宗。

形式: 五言律诗

春日书情寄元校书伯和相国元子

数岁平津邸,诸生出门时。

羁孤力行早,疏贱托身迟。

芳草看无厌,青山到未期。

贫居悲老大,春日上茅茨。

卫玠琼瑶色,玄成鼎鼐姿。

友朋汉相府,兄弟谢家诗。

律合声虽应,劳歌调自悲。

流年不可住,惆怅镜中丝。

形式: 古风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