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功县中作三十首(其十八)

闭门风雨里,落叶与阶齐。

野客嫌杯小,山翁喜枕低。

听琴知道性,寻药得诗题。

谁更能骑马,闲行祗杖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翻译

在风雨中紧闭门窗,落叶堆积到台阶齐平。
野外的客人嫌杯子太小,山中的老翁却喜欢低矮的枕头。
通过听琴能了解人的本性,寻找草药时激发了诗的灵感。
谁还能策马疾驰,只有我悠闲地拄着藜杖漫步。

注释

闭门:关门在家。
风雨:风雨交加。
落叶:秋天的落叶。
阶齐:台阶与落叶平齐。
野客:来自野外的客人。
嫌:觉得不满意。
杯小:酒杯小。
山翁:山中的老翁。
喜枕低:喜欢低矮的枕头。
知:了解。
道性:人的本性。
寻药:寻找草药。
诗题:诗的题材或灵感。
谁更:谁能。
闲行:悠闲地行走。
杖藜:拄着藜杖。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隐逸生活的场景,诗人在闭门谢客、风雨交加中享受着自己的小确幸。落叶与阶齐,不仅形容环境之静谧,也反映出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界的变迁。"野客嫌杯小,山翁喜枕低"则表达了不同人物对待生活的态度,对比鲜明,既表现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满足,也透露了一种超脱世俗的豁达情怀。

"听琴知道性"一句,通过音乐来领悟人的性格或宇宙之道,显示出诗人对于艺术和哲思的深刻理解。"寻药得诗题"则可能暗示了诗人在大自然中寻找灵感和创作的素材,体现了诗人与自然的密切关系以及对生命和健康的追求。

最后两句"谁更能骑马,闲行祗杖藜"描绘了一种悠然自得、不为名利所动的生活状态。诗人似乎在问谁还能像自己这样自由自在地骑马漫步,而那根"祗杖藜"(可能是随手拾取的野草)则象征着一种超脱尘世的从容。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隐逸生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艺术和生命本质的深刻理解,以及对淡泊明志、超然物外的一种追求。

收录诗词(514)

姚合(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文宗太和中前后在世。以诗名。登元和十一年(公元八一六年)进士第。初授武功主簿,人因称为姚武功。调富平、万年尉。宝历中,(公元八二六年左右)历监察御史,户部员外郎。出任荆、杭二州刺史。后为给事中,陕、虢观察使。与马戴、费冠卿、殷尧藩、张籍游,李频师事之。诗与贾岛齐名,、贾”。仕终秘书监。合著有诗集十卷,《新唐书艺文志》及选王维、祖咏等十八人诗,为极玄集一卷,又摭古人诗联,叙其措意,各有体要,撰诗例一卷,(均《唐才子传》)并传于世

  • 号:称“姚
  • 籍贯:陕州硖石

相关古诗词

武功县中作三十首(其十九)

腥膻都不食,稍稍觉神清。

夜犬因风吠,邻鸡带雨鸣。

守官常卧病,学道别称名。

小有洞中路,谁能引我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武功县中作三十首(其二十)

宦名浑不计,酒熟且开封。

晴月销灯色,寒天挫笔锋。

惊禽时并起,闲客数相逢。

旧国萧条思,青山隔几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武功县中作三十首(其二十一)

假日多无事,谁知我独忙。

移山入县宅,种竹上城墙。

惊蝶遗花蕊,游蜂带蜜香。

唯愁明早出,端坐吏人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武功县中作三十首(其二十二)

门外青山路,因循自不归。

养生宜县僻,说品喜官微。

净爱山僧饭,闲披野客衣。

谁怜幽谷鸟,不解入城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