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功县中作三十首(其二十)

宦名浑不计,酒熟且开封。

晴月销灯色,寒天挫笔锋。

惊禽时并起,闲客数相逢。

旧国萧条思,青山隔几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翻译

官场的名声我全然不顾,只等美酒酿熟就打开封存。
明亮的月亮驱散了灯火的光芒,寒冷的天气使笔尖更加锐利。
受惊的鸟儿不时一起飞起,闲适的过客偶尔相遇。
对故乡的思念在荒凉景象中更加强烈,青山阻隔,究竟相隔了多少重?

注释

宦名:官场的名声。
浑:全然。
不计:不顾。
酒熟:美酒酿熟。
且:就。
晴月:明亮的月亮。
销:驱散。
灯色:灯火的光芒。
寒天:寒冷的天气。
挫:使...锐利。
惊禽:受惊的鸟儿。
时:不时。
并起:一起飞起。
闲客:闲适的过客。
数:偶尔。
旧国:故乡。
萧条:荒凉。
思:思念。
青山:青山。
隔:阻隔。
几重:多少重。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享受自然之美的生活状态。诗人在表达对名利的淡然和对酒的喜爱,同时也表现了他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书写时的环境氛围。

"宦名浑不计,酒熟且开封" 表明诗人对于官场上的荣誉与地位并不放在心上,而是更享受生活中的小确幸,如品尝美酒。"晴月销灯色,寒天挫笔锋" 则描绘了一个清晨的景象,阳光和寒气交替,使得书写时的氛围显得分外清新。

在接下来的两句中,"惊禽时并起,闲客数相逢" 描述了一种自然与人间交融的场景。鸟儿被惊飞,而诗人则不慌不忙地与其他游子交流,这反映了诗人的从容自若。

最后两句 "旧国萧条思,青山隔几重" 表达了诗人对往昔故土的怀念之情,以及他当前所处环境的幽深感。这里的“旧国”可能指的是诗人心中的某个地方,或是曾经生活过的地方,而“青山隔几重”则增添了一种遥远与隔绝的感觉,强化了诗人的孤独感和对自然的依赖。

总体来说,这是一首充满了诗意和哲理的作品,它不仅描绘了一个美好的自然景观,也反映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生活态度。

收录诗词(514)

姚合(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文宗太和中前后在世。以诗名。登元和十一年(公元八一六年)进士第。初授武功主簿,人因称为姚武功。调富平、万年尉。宝历中,(公元八二六年左右)历监察御史,户部员外郎。出任荆、杭二州刺史。后为给事中,陕、虢观察使。与马戴、费冠卿、殷尧藩、张籍游,李频师事之。诗与贾岛齐名,、贾”。仕终秘书监。合著有诗集十卷,《新唐书艺文志》及选王维、祖咏等十八人诗,为极玄集一卷,又摭古人诗联,叙其措意,各有体要,撰诗例一卷,(均《唐才子传》)并传于世

  • 号:称“姚
  • 籍贯:陕州硖石

相关古诗词

武功县中作三十首(其二十一)

假日多无事,谁知我独忙。

移山入县宅,种竹上城墙。

惊蝶遗花蕊,游蜂带蜜香。

唯愁明早出,端坐吏人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武功县中作三十首(其二十二)

门外青山路,因循自不归。

养生宜县僻,说品喜官微。

净爱山僧饭,闲披野客衣。

谁怜幽谷鸟,不解入城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武功县中作三十首(其二十三)

一官无限日,愁闷欲何如。

扫舍惊巢燕,寻方落壁鱼。

从僧乞净水,凭客报闲书。

白发谁能镊,年来四十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武功县中作三十首(其二十四)

朝朝门不闭,长似在山时。

宾客抽书读,儿童斫竹骑。

久贫还易老,多病懒能医。

道友应相怪,休官日已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