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峰岩(其一)

云烟杳霭环诸峰,石径诘曲穿疏松。

更无飞埃趁短屐,祇有鸣溜迎修筇。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冬]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五峰岩的壮丽景色与清幽氛围。诗人吴栻以细腻的笔触,将云烟缭绕的山峰、蜿蜒曲折的石径、稀疏挺拔的松树、以及清脆悦耳的溪流,一一展现于读者眼前。

首句“云烟杳霭环诸峰”,以“云烟”和“杳霭”描绘出山峰被轻柔的雾气环绕的景象,营造了一种神秘而朦胧的意境。接着,“环诸峰”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环绕的动态美,仿佛云烟在山峰间轻轻舞动。

第二句“石径诘曲穿疏松”,转而聚焦于登山的路径。这里的“诘曲”形容石径曲折蜿蜒,充满了探索的乐趣;而“穿疏松”则暗示着行人在松林中穿梭,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景。这两句通过对比,既展现了登山的艰难,又突出了与自然亲密接触的美好体验。

接下来,“更无飞埃趁短屐”,诗人巧妙地运用“飞埃”(尘土)与“短屐”(短靴)的对比,强调了此处环境的清静与纯净,没有世俗的纷扰,只有脚下的石径与周围的自然景观相伴。这不仅是一种对环境的赞美,也是诗人内心宁静和平和的体现。

最后,“祇有鸣溜迎修筇”,以“鸣溜”(溪流的潺潺声)和“修筇”(长竹杖)作为结尾,进一步强化了自然界的生机与和谐。在这里,溪流的声音仿佛是对行人的欢迎,而长竹杖则是登山者与自然互动的工具。这一句不仅描绘了听觉上的享受,也象征着人与自然之间深层次的连接与对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五峰岩独特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宁静之美,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敬畏之情。

收录诗词(27)

吴栻(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五峰岩(其二)

玲珑数窦明相通,造化恍惚真难穷。

阳回三冬照暖日,阴纳九夏吹寒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寄智翁宣州知府乡兄

使君真是十年兄,投老相看眼更明。

入省早推何水部,作州今见谢宣城。

应怜远岫云俱晓,定梦澄江月共晴。

安得陪公觞咏后,春风桃李满交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钓台

一水自东流,萧萧霜木秋。

笑谈轻万乘,身世老扁舟。

薄俗迷方饵,高人悟直钩。

至今驯不散,沙上晚来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严陵怀古

龙衮新天子,羊裘古野人。

清名在林薮,高行动星辰。

风月空齐国,烟霞自富春。

沧浪秋更碧,不敢濯缨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