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寅秋日(其二)

鸣佩群趋问竖朝,为陈劝讲集官僚。

石渠岁月尘仍积,兰殿秋风暑渐消。

顾讽桓经光睿德,岂裁卞赋振词条。

侍臣鹄立阶墀下,伫望鸾旌出紫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代宫廷内廷的景象与氛围。首句“鸣佩群趋问竖朝”,生动地展现了官员们在早晨聚集于宫中,佩戴着象征身份与地位的佩饰,向君王或大臣询问朝政事务的情景,体现了古代官场的秩序与礼仪。

接着,“为陈劝讲集官僚”一句,点明了官员们在此是为了听取劝谏之言,参与集议,共同商讨国家大事,体现了古代政治制度中重视集体智慧和民主决策的精神。

“石渠岁月尘仍积,兰殿秋风暑渐消”两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时间比作积累的尘埃,将季节变化比作消逝的暑气,形象地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替,同时也暗示了岁月的积淀与历史的厚重感。

“顾讽桓经光睿德,岂裁卞赋振词条”两句,通过引用历史典故,赞美了君主的智慧与道德光辉,同时也表达了对文学创作的期待与赞赏,暗示了文人对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贡献。

最后,“侍臣鹄立阶墀下,伫望鸾旌出紫霄”描绘了一幅侍臣们恭敬地站在台阶之下,满怀期待地仰望着天空,等待君主或重要人物出现的画面,既表现了对权威的敬畏,也体现了对国家领袖的忠诚与期盼。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明代宫廷生活的细节,还蕴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和道德寓意,是研究明代社会风貌和文化特点的重要文献。

收录诗词(507)

韩日缵(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甲寅秋日(其三)

退食从容下竹埤,十年词苑独栖迟。

物情枯菀三秋换,生事琴书双鬓知。

司马文园空卧病,贾生宣室白忧时。

腐儒载笔惭无补,忽漫莼鲈有所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甲寅秋日(其四)

秋高太白气凄清,闻道黎毗未解兵。

野草萧条苍屹岭,羽书合沓粤王城。

比闾久困征输急,横海犹闻鼓角鸣。

安得务农息战斗,欢从里社乐春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甲寅秋日(其五)

追陪剑履五云端,落落晨星曙色寒。

掷笏谁教鸾羽铩,赐环犹荷主恩宽。

欣传明诏徵岩穴,岂有清朝老钓竿。

风叶飘零凉冷后,上林赢得一枝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甲寅秋日(其六)

漕输百万入幽并,庚癸频呼细柳营。

见说东南翻巨浸,不闻钟鼓报新晴。

里闾丘赋年年尽,关塞烽烟处处惊。

即虑无秋妨国计,司农何以佐升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