庵居(其一)

啼切孤猿晓更哀,柴门半掩白云来。

山童问我归何晚,昨夜梅花一半开。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翻译

清晨猿猴哀鸣声凄切,柴门半掩着有白云飘入。
山中的孩子问我为何回来得这么迟,昨夜梅花已开了半树。

注释

啼切:哀伤的叫声。
孤猿:独自的猿猴。
晓更:清晨更加。
哀:悲哀。
柴门:简陋的木门。
半掩:半开着。
白云来:白云飘入。
山童:山里的孩子。
归何晚:为什么回来得这么晚。
昨夜:昨晚。
梅花:梅花。
一半开:已经开放了一半。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晨山中庵居的画面。诗人以"啼切孤猿晓更哀"起笔,通过孤猿的哀鸣,渲染出一种清冷而寂寥的氛围,暗示了庵居的偏远与宁静。"柴门半掩白云来"进一步强化了这种静谧,白色的云雾轻轻飘过半掩的柴门,仿佛时间在这一刻变得缓慢,增加了空间的空灵之感。

接下来,诗人通过山童的询问,引入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变迁。"昨夜梅花一半开"点明了冬末春初的时令,梅花的半开状态象征着希望与生机,也暗含了诗人对归期未定的淡淡忧虑。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寓情于景,表达了诗人对庵居生活的独特感受以及对时光流转的感慨。

收录诗词(19)

释仲皎(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未飞三日雪,却报一枝春。

形式: 押[真]韵

颂古四首(其一)

恰如刽子气雄豪,便向咽喉下一刀。

五脏肝心皆砉出,方知王法不相饶。

形式: 偈颂

偈二首(其二)

结夏时左眼半斤,解夏时右眼八两。

谩云九十日安居,赢得一肚皮妄想。

直饶七穴八穿,未免山僧拄杖。

形式: 偈颂 押[养]韵

偈二首(其一)

风动邪,幡动邪,风鸣邪,铃鸣邪。

非风铃鸣,非风幡动。此土与西天,一队黑漆桶。

诳惑世间人,请看灭胡种。

山僧不奈何,趁后也打鬨。

瓠子曲弯弯,冬瓜直儱侗。

形式: 偈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