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体五首(其五)效鲍参军

少年趋京洛,京洛多繁华。

迅河日流驶,崇芒郁巍峨。

宛马游龙行,文轩流水过。

晨夕骋般乐,张筵陈绮罗。

观禊濯曾涧,行酒上阳坡。

宛转七盘舞,萦环北里歌。

中有岩栖士,如同颜阖家。

寻云因剪木,饮窦却搴萝。

时盼城阙中,流尘深如何。

自咤逸德殷,颇兴贤达嗟。

及时不行乐,长有好容华。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少年在京洛繁华之地的生活景象,既有对都市繁华的赞美,也有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场景描写,展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生活方式的对比。

首句“少年趋京洛,京洛多繁华”,点明了故事发生的地点——京洛,即今天的洛阳和开封,这两个城市在古代都是繁华的都城。接着,“迅河日流驶,崇芒郁巍峨”描绘了河流日夜奔流不息,山峦高耸入云的壮丽景色,营造出一种时间与空间的宏大感。

“宛马游龙行,文轩流水过”两句,通过“宛马”(形容马匹的优美)和“游龙”(比喻车辆的轻盈),以及“文轩”(装饰华丽的车)和“流水”(比喻车辆的快速移动),形象地描绘了都市中车辆来往、人流如织的热闹景象。

“晨夕骋般乐,张筵陈绮罗”进一步展示了都市生活的奢华与欢乐,无论是清晨还是傍晚,人们都在尽情享受生活,宴席上铺满了精美的丝绸。

“观禊濯曾涧,行酒上阳坡”则描绘了春日郊游的情景,人们在清澈的溪涧边洗濯,又在上阳坡上饮酒作乐,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宛转七盘舞,萦环北里歌”通过舞蹈和歌唱,展现了都市中人们娱乐活动的多样性和热烈气氛。

最后,“中有岩栖士,如同颜阖家。寻云因剪木,饮窦却搴萝”转折到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岩栖士(隐居山林的人)如同颜阖家(古代隐士颜回的家庭),他们通过剪木、搴萝(采摘)等方式与自然和谐共处,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远离尘嚣生活的追求。

“时盼城阙中,流尘深如何”表达了诗人对都市繁华与隐逸生活的双重思考,既欣赏都市的繁华,也渴望内心的宁静与自由。

“自咤逸德殷,颇兴贤达嗟。及时不行乐,长有好容华”则是对人生价值的反思,认为不应只追求物质的享乐,而应追求内心的道德修养和精神的富足,体现了诗人对理想人格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比都市的繁华与隐逸生活的宁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80)

宋濂(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别号玄真子、玄真道士、玄真遁叟。汉族,元末明初文学家,曾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学者称太史公。与高启、刘基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他因长孙宋慎牵连胡惟庸党案而被流放茂州,途中病死于夔州。他的代表作品有《送东阳马生序》、《朱元璋奉天讨元北伐檄文》等

  • 号:潜溪
  • 籍贯:浦江(今浙江浦江县)
  • 生卒年:1310—1381

相关古诗词

韶光将暮芳事未经托物念时濡毫成句

入春已三月,不见曜阳葩。

有足限户阈,而能搴物华。

芳林仅只尺,幰车日来过。

缟李感明雪,赪桃凝崇霞。

焱开通莺使,晖媚促䗬衙。

要友具嘉游,岂乏玉鼻騧。

钩白出川曲,采绿向层阿。

行乐固云得,将军犹枕戈。

形式: 古风

浩怀

漆园欲齐物,伯阳期守玄。

脩轨务绝绊,冲志在潜渊。

夕阴冥蕙幌,晨阳暖石田。

外胶一以遣,澹泊返自然。

五图非谬记,九籥有真诠。

青青林间雨,勃勃谷窦烟。

松华行将熟,米之酿红泉。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古辞四首(其一)

步月空阶下,蟋蝍迫人啼。

急扶邛竹杖,越过画楼西。

登楼望南山,山峰如髻丫。

西头云起处,定自故人家。

谁家采莲女,面如白玉盘。

相对悄无语,风吹荷叶翻。

晓行秋川上,无柰秋色何。

芙蓉难堪折,却愁零露多。

形式: 古风

古辞四首.静室二首(其二)

静室似僧庐,绝与黄尘隔。

引雀喜留黍,惜苔懒穿屐。

有时倚幽轩,情境一何寂。

只有岩华飞,随风亦无迹。

明月出东山,照见西林明。

龙蛇布满地,欲步还自惊。

试问夜何其,鸟喧自知更。

谁探千载意,寂默乃其情。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