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廖引长安语

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

城中好广眉,四方且半额。

城中好大袖,四方全匹帛。

形式: 古风 押[陌]韵

鉴赏

这首诗以生动幽默的方式描绘了古代社会中流行的时尚风潮及其地域差异。通过“城中”与“四方”的对比,展现了城市与乡村、中心与边缘在审美追求上的不同。诗人巧妙地运用数字和比例,如“高髻”、“广眉”、“大袖”以及“一尺”、“半额”、“全匹帛”,不仅形象地刻画了当时人们追求的时尚元素,还暗含了对这种盲目模仿和地域差异的讽刺。

“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 表达了城市中流行的高髻风尚,而其他地方则相对较低,暗示了城市与乡村之间在审美标准上的差异。

“城中好广眉,四方且半额。” 描述了城市中流行的宽眉趋势,而其他地区则较为细窄,体现了不同地域在化妆风格上的区别。

“城中好大袖,四方全匹帛。” 则揭示了城市中崇尚的大袖服装,而其他地方则可能使用较少布料,反映了时尚潮流在不同区域的传播和接受程度。

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是一幅生动的社会风俗画,也蕴含着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和思考,通过对时尚差异的描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收录诗词(974)

无名氏(魏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汉人为黄公语

虎莫凶,有黄公。猛兽回,黄公来。

形式: 古风

时人为应曜语

南山四皓。不如淮阳一老。

形式: 押[皓]韵

关东为宁成号

宁见乳虎。无值宁成之怒。

形式:

长安为韩嫣语

苦饥寒。逐弹丸。

形式: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