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风流文采本翩翩,万里新行正少年。
鹏海片帆轻似翼,鹤峰春浪远干天。
国门定有悬金览,家学先传述德篇。
若问阿翁膏泽地,九华如黛大江边。
这首诗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陈恭尹所作,名为《送姚非渔选入国学二首(其二)》。诗中以“风流文采本翩翩”开篇,描绘了姚非渔才华横溢、英姿勃发的形象,预示着他的未来将充满无限可能。
接着,“万里新行正少年”一句,赞美姚非渔正值青春年华,即将踏上新的征程,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和期待。接下来的“鹏海片帆轻似翼,鹤峰春浪远干天”,运用比喻手法,将姚非渔比作轻盈的海鸥在广阔的海洋上翱翔,又比作鹤峰上的春浪,既展现了他自由不羁的性格,也暗示了他的前程似锦。
“国门定有悬金览,家学先传述德篇”两句,表达了对姚非渔的深厚期望,认为他在国家的大门上必定会有辉煌成就,同时,他也将继承家族的优良传统,传承美德,成为后世学习的典范。
最后,“若问阿翁膏泽地,九华如黛大江边”则以一种含蓄的方式,预示姚非渔的成就将如同九华山的翠绿与长江的壮阔一样,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也暗指他的功绩将如同长江之水,源远流长,影响深远。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姚非渔个人形象的描绘以及对其未来的美好祝愿,展现了陈恭尹对友人深厚的友情和对青年才俊寄予的厚望。
不详
初号半峰,晚号独漉子,又号罗浮布衣,汉族。著名抗清志士陈邦彦之子。清初诗人,与屈大均、梁佩兰同称岭南三大家。又工书法,时称清初广东第一隶书高手。有《独漉堂全集》,诗文各15卷,词1卷
东风乘兴好西行,三月牂牁水尚清。
峡上篙痕穿石细,楼前山色极天横。
花当令节千枝放,酒酹长江百感生。
五十年前龙见处,白头重说与诸卿。
沥湖西北石桥隈,七十年中几度来。
隔水似迷蓬岛路,际天惟见墨云堆。
神驱海岳星辰落,穴走蛟龙洞府开。
今昔登临人屡换,与君终日暂徘徊。
高台宝月旧庄严,胜概登临得尽兼。
积水有涛环四面,数峰如画入重檐。
传衣人远空馀树,铸鼎龙遥久坠髯。
世外世间何限恨,愧无新赋拟江淹。
西庵清绝处,一榻可栖禅。
石占闲房地,云过峭壁天。
只疑居邃谷,岂似在郊廛。
不待诸天供,千花红欲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