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禄叶大卿哀词(其一)

八十浮龄尽,三千去日长。

丛兰秋寂寞,卿月夜苍茫。

里友歌迎绋,州民酹续浆。

英魂知所托,桥梓蔼成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八十岁的岁月已全部度过,过去的三千个日子显得漫长。
秋日的兰花显得孤独寂寞,夜晚的天空广阔而迷茫。
乡亲们唱着挽歌迎接灵柩,州民们祭酒不断续满杯。
英雄的灵魂有了归宿,路边的梓树排列成行,象征着他的荣光。

注释

八十:指年龄达到八十岁。
浮龄:指一生的年岁。
三千:泛指很多年。
去日:过去的时光。
丛兰:成片的兰花。
秋寂寞:秋天的兰花显得孤寂。
卿月:明亮的月亮。
夜苍茫:夜晚天空广阔而迷茫。
里友:乡里的朋友。
歌迎绋:唱歌来迎接灵车。
州民:州里的百姓。
酹续浆:祭酒后继续添酒。
英魂:英勇之魂。
桥梓:梓树,古代常用于比喻人的品德或子孙。
蔼成行:排列成行,象征庄重和连续。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宋祁的作品,名为《光禄叶大卿哀词(其一)》。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深沉的悲凉情怀和对逝去时光的无尽追忆。

"八十浮龄尽,三千去日长"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的感慨,"八十浮龄" 指的是人生如同水上漂浮的叶子,最终会随着岁月消逝;而"三千去日长" 则是对过去无数日子的追忆,这些日子虽然已经过去,但在诗人的心中依然历历在目。

"丛兰秋寂寞,卿月夜苍茫" 这两句描绘了一个萧瑟的秋夜景象。"丛兰" 指的是丛生的兰草,而"秋寂寞" 则传达了一种孤寂和凄清的氛围;"卿月" 指的是明亮的月光,而"夜苍茫" 则形容了夜晚的辽阔与深邃。

"里友歌迎绋,州民酹续浆" 这两句展示了诗人对故土和朋友的怀念。"里友" 指的是家乡的朋友,而"歌迎绋" 则是指他们用歌声欢迎;"州民" 是指同一地方的人们,而"酹续浆" 则是形容人们举杯畅饮,情谊深长。

"英魂知所托,桥梓蔼成行"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精神寄托和未来方向的思考。"英魂" 指的是高尚的情操或精神,而"知所托" 是指知道自己的精神追求和信仰有着落;"桥梓蔼成行" 则可能是比喻诗人的思想和行动已经形成了一条清晰可循的道路。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内心世界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复杂而深邃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1582)

宋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后徙居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天圣二年进士,官翰林学士、史馆修撰。与欧阳修等合修《新唐书》,书成,进工部尚书,拜翰林学士承旨。卒谥景文,与兄宋庠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词语言工丽,因《玉楼春》词中有“红杏枝头春意闹”句,世称“红杏尚书”

  • 字:子京
  • 籍贯:安州安陆(今湖北安陆)
  • 生卒年:998~1061

相关古诗词

光禄叶大卿哀词(其二)

偃息朋三寿,生平定四知。

乡人荣衣绣,光禄号能诗。

未赴安车召,遽成埋玉悲。

方珉纪遗爱,无诳冢中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再入翰林

银台路入复门赊,四载重来鬓愈华。

况自秋毫皆帝力,何言旧物是吾家。

宫盘浩气浮襟爽,省树珍阴叠殿斜。

书枕梦残闻吏报,日痕还复度砖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再侍经筵有感

露门重幄紫云开,何意孤臣得重陪。

攀树已惊刘放老,受釐犹及贾生来。

华绨藉暖瞻宸几,甘露浮香入赐杯。

稽古虽勤成底力,心知不及汉儒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再逢成上人

上都初见赤髭年,并在西州绛帐前。

每与文殊同问疾,不知灵运遽生天。

淮山永忆吟无社,梁苑重来供有缘。

休问外堂诸弟子,饿思周粟赋归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