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冰潞河简同行黄太史才伯

长河十月朔风悲,零落貂裘不受吹。

冰雪峥嵘惊岁晚,江湖寂寞滞归期。

谁怜阮籍穷途泣,自笑穰侯见事迟。

忽忆同行黄太史,篝灯何处拥书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诗人面对阻冰潞河的艰难情境,内心涌动着复杂的情感。首句“长河十月朔风悲”,以凛冽的朔风起笔,渲染出一种凄凉的氛围,将读者带入寒冷的深秋时节,感受到河水在冰封前的挣扎与无奈。接着,“零落貂裘不受吹”,通过一件不再保暖的貂裘,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寒冷的无力抵抗,同时也暗示了旅途中的艰辛与困顿。

“冰雪峥嵘惊岁晚,江湖寂寞滞归期”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冰雪覆盖的河面与峥嵘的山川,不仅象征着自然界的严酷,也暗喻了人生的坎坷与不易。岁末的来临,让诗人不禁感叹时光的匆匆流逝,而“江湖寂寞滞归期”则表达了诗人因外界因素而无法如期返回家乡的无奈与孤独。

接下来,“谁怜阮籍穷途泣,自笑穰侯见事迟”运用典故,借阮籍和穰侯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苦楚与自我反思。阮籍在穷途末路时的哭泣,反映出诗人在困境中寻求慰藉的心理;而穰侯见事之迟,则暗示了诗人对于某些事情的迟钝或未及早察觉,引人深思。

最后,“忽忆同行黄太史,篝灯何处拥书帷”一句,以回忆的方式结束全诗,表达了对同行友人的思念之情。在冰冷的旅途中,与友人的相聚成为了温暖的慰藉,篝火旁共读书籍的画面,既温馨又充满诗意,凸显了友情在困难时刻的重要性。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绘,也有对个人命运的深刻反思,以及对友情的真挚怀念,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视角和深厚的情感底蕴。

收录诗词(820)

文徵明(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名壁(或作璧)。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 字:徵明
  • 籍贯:因先世衡山
  • 生卒年: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

相关古诗词

次韵荅徐子容学士见怀三首(其一)

解却从前供奉衣,朝行除籍简书稀。

非关疏拙明时弃,自惜驱驰雅志违。

飘泊又惊年欲暮,蹉跎再见月流辉。

玉堂学士青云上,也念天涯人未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次韵荅徐子容学士见怀三首(其二)

霜华惨淡袭征衣,关朔萧条雁影稀。

游子天涯苦行役,故人岁晚惜分违。

还家短梦秋无赖,伴客残缸夜有辉。

犹胜前时羸马上,满头风雪趁朝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次韵荅徐子容学士见怀三首(其三)

南来拂拭芰荷衣,旋觉沙尘出郭稀。

我已去来无复恋,天于人事每多违。

流澌十月关河冷,积雪千山草木辉。

想见幽居无限好,春风应待主人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次韵荅唐云卿礼部二首(其一)

关河岁晏客衣单,满鬓秋风裹鹖冠。

尘土自怜疲马倦,江湖谁念白鸥寒。

去来信有天机在,阅历方知道路难。

憔悴不忘飘泊处,方舟冰雪潞河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