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颇

大将生来胆气豪,老成持重熟戎韬。

拒秦策似风云变,保赵勋同日月高。

罪请负荆怀旷达,交为刎颈志坚牢。

可怜绝代干城选,终被谗言魏楚逃。

戎马沙场意气豪,一生为将著勋劳。

破秦韬略人难测,保赵功名汝独高。

李牧机谋堪作副,相如智勇可联曹。

伤心最是谗言中,莫得宗邦柄久操。

白发萧疏年最高,邯郸坐镇气雄豪。

戎行久历精骑射,敌国常摧富略韬。

荐牧举奢安社稷,拒秦保赵著勋劳。

长平倘使公长守,何致坑降一夜遭。

老成谋国熟兵韬,四十馀年军政操。

全赵拒秦资保障,围燕伐魏著勋劳。

那知庸主偏谗信,遂使功臣获罪逃。

他日纵然思起用,无如遗矢谤重遭。

形式: 古风 押[豪]韵

鉴赏

这首诗《廉颇》由清代诗人陈锡如所作,通过对历史人物廉颇的描绘,展现了其一生的英勇与忠诚,以及最终因谗言而被迫离开赵国的悲剧命运。

诗中首先赞扬了廉颇的胆气和军事才能:“大将生来胆气豪”,“老成持重熟戎韬”。接着,通过“拒秦策似风云变,保赵勋同日月高”两句,形象地描述了廉颇在对抗秦国时的策略之妙和对赵国的贡献之大。诗中还提到廉颇与李牧、蔺相如等人的合作,以及他们共同的智勇表现。

然而,诗的后半部分转向了对廉颇命运的悲叹。诗人指出,廉颇虽有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忠诚之心,却因“罪请负荆怀旷达,交为刎颈志坚牢”的性格特点,最终成为“可怜绝代干城选,终被谗言魏楚逃”的牺牲品。诗中以“伤心最是谗言中,莫得宗邦柄久操”、“长平倘使公长守,何致坑降一夜遭”等句,表达了对廉颇因谗言而失去赵国信任的深切同情,以及对廉颇未能坚守岗位直至最后的遗憾。

最后,“老成谋国熟兵韬,四十馀年军政操。全赵拒秦资保障,围燕伐魏著勋劳。那知庸主偏谗信,遂使功臣获罪逃。他日纵然思起用,无如遗矢谤重遭。”这几句总结了廉颇的一生,强调了他作为老成谋国者的贡献,以及因君主的轻信谗言而导致的悲剧结局。诗人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廉颇命运的深深惋惜和对君主听信谗言的批评。

综上所述,《廉颇》一诗通过细腻的笔触,不仅展现了廉颇的英雄形象,也深刻揭示了历史人物命运的复杂性和悲剧性,以及君主决策对国家和人才命运的影响。

收录诗词(3)

陈锡如(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申包胥泣秦廷

伤心祖国压强邻,汉水方城已半沦。

退敌有怀存故楚,乞师无奈向西秦。

挥来一副英雄泪,洒遍全班将士身。

破碎河山旋克复,若敖不馁赖斯人。

救国天生社稷臣,乞师奔走不辞辛。

心诚一片因存楚,泪洒连朝始感秦。

友谊不乖情笃厚,君恩欲报性忠纯。

郢都虽破终能复,千古如公有几人。

吴师不退郢都沦,奋起英雄志欲伸。

祇为一心存故楚,敢辞千里乞强秦。

洒挥几日声和泪,感动盈廷君若臣。

近世许多亡国恨,如公挽救有何人。

徇情纵友岂忠臣,大祸来时始到秦。

昔日若非私故旧,今朝何致乞强邻。

虽能哭动雄师出,莫补横行敌卒臻。

功首罪魁应两有,斯人未可作完人。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客恨

地棘天荆客路艰,三年枉唱念家山。

笏袍子美鹃空拜,城郭丁威鹤未还。

无奈龙蛇方起陆,那堪虎豹又当关。

穷途我亦猖狂甚,狼藉青衫泪点斑。

故山茅屋数椽存,零落巢痕与爪痕。

雁雨蛩烟秋已老,蛟云蜃雾昼常昏。

家书寂寂沉双鲤,客泪潸潸洒七鲲。

不击西台竹如意,怕他朱鸟也消魂。

形式: 古风

秋感

频年漂泊滞江湖,慷慨悲歌碎唾壶。

名士由来羞画饼,丈夫自古志悬弧。

诚知天地方龙战,不信人才出狗屠。

沧海茫茫豪气在,私将明镜照头颅。

大江东去日西斜,身世无聊百感加。

两鬓不堪成白雪,一年容易又黄花。

人争驱逐中原鹿,我独优游下泽车。

萧瑟秋风怕凭吊,六朝金粉剩寒鸦。

形式: 古风

施沄舫内翰六十索诗奉贺一首

东港文坛耳执牛,西岑精舍杖扶鸠。

赤嵌回首一千里,黄甲题名三十秋。

人把冈陵争晋颂,我欣海屋已添筹。

坡仙恰好同生日,合作南飞曲献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