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天晓角(其一)同丁大声、史宪臣、徐徽之、蔡大敬、来成夫登望京门楼

平沙十里。滚滚江潮水。

横下秋鹰如削,短草岸,朔风起。栏杆人共倚。

旧关何处是。记得西施,去路残阳外,碧烟里。

形式: 词牌: 霜天晓角 押[纸]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阔而苍凉的江边秋景图。"平沙十里,滚滚江潮水",开篇即展现出辽阔的江面和汹涌的江潮,给人以壮丽的视觉冲击。"横下秋鹰如削",比喻秋日天空中翱翔的鹰,犹如刀削般锐利,增添了画面的力度和动态感。

"短草岸,朔风起",进一步描绘了岸边的景象,短草在寒风中摇曳,渲染出一种萧瑟的气氛。"栏杆人共倚",诗人与友人一同倚靠在栏杆上,感受着这份孤独与寂寥,也暗示着他们对历史遗迹的追寻。

"旧关何处是",表达了对古代边关的怀念和历史沧桑的感慨。最后三句"记得西施,去路残阳外,碧烟里",借西施的典故,描绘了一幅夕阳余晖下的远行图景,西施的离去仿佛还在眼前,而那消失在碧烟中的背影,更增添了历史的迷离和诗意。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融入历史典故,抒发了对往昔的追忆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展现了毛奇龄独特的艺术风格。

收录诗词(401)

毛奇龄(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文学家,与兄毛万龄并称为“江东二毛”。原名甡,又名初晴,又字于一、齐于,又号初晴、晚晴等。以郡望西河,学者称“西河先生”。明末诸生,清初参与抗清军事,流亡多年始出。康熙时荐举博学鸿词科,授检讨,充明史馆纂修官。寻假归不复出。治经史及音韵学,著述极富。所著《西河合集》分经集、史集、文集、杂著,共四百余卷

  • 字:大可
  • 号:秋晴
  • 籍贯:萧山城厢镇(今属浙江)
  • 生卒年:1623—1716

相关古诗词

霜天晓角(其二)晓起

柳烟如织。病起逢寒食。

昨夜东风吹紧,花梢上,雨来急。晓开铜镜立。

镜光涵晓色。惊见浓云堆下,梨花月,一轮白。

形式: 词牌: 霜天晓角

丑奴儿令(其一)妓席送酒

玉瓶春暖酴醾浅,艳杀青哥。窄袖摩挲。

早把空杯弄钿螺。擎来误湿双条脱,重泻金波。

斜对银河。唱罢甘州奈若何。

形式: 词牌: 采桑子

丑奴儿令(其二)

珠绳初挂银河泻,花满中庭。露满中庭。

懒向庭前看月明。山屏几褶孤眠久,梦也难凭。

醒也难凭。翻愿今宵梦不成。

形式: 词牌: 采桑子

减字木兰花(其一)桑妇词

城南暮雨。尚有采桑秦氏女。低系桑笼。

独倚桃花一树红。青骢西去。口里衔丝衔不住。

归到灯前。一任三眠与四眠。

形式: 词牌: 减字木兰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