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歌子(其三)

玉露团寒菊,秋风入败荷。缭墙南畔曲池涡。

天迥遥岑倒影、落层波。月转檐牙短,更传漏箭多。

醉来归去意如何。只为地偏心远、惯弦歌。

形式: 词牌: 南歌子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元干的作品,名为《南歌子·其三》。诗中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的凄凉和孤寂之情。

"玉露团寒菊,秋风入败荷。" 这两句诗描写了秋天的萧瑟景象,玉露代表了早晨的露水,团寒菊则是未开的菊花,隐喻着秋季的冷清与生机未发。秋风吹过已经凋谢的荷花,增添了一份秋意。

"缭墙南畔曲池涡。天迥遥岑倒影、落层波。" 这两句诗描绘了一个幽静的园林景象。缭墙指的是围墙,南畔是墙的南侧,曲池涡则是一个弯曲的小池塘。天迥遥岑倒影,是说远处的山峰在水中倒映,落层波则是水面上的波纹,一层层地叠加。

"月转檐牙短,更传漏箭多。" 这两句诗描写了夜晚的景象。月光照射在屋檐上,檐牙是指屋檐的横木,短可能意味着时间不长或光线有限。更传漏箭多则是在说夜深人静时分外的流年,更增添了夜的寂寞。

"醉来归去意如何。只为地偏心远、惯弦歌。"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在酒醉之后,归去的心情是复杂的,只因为地理位置的偏僻和心灵的遥远,习惯了弹奏琴弦以寄托自己的感情。

这首诗通过对秋天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以及夜晚月光下的寂寞,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凄凉。同时,诗中的意境和情感也反映出诗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

收录诗词(422)

张元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年自称芦川老隐。芦川永福人(今福建永泰嵩口镇月洲村人)。历任太学上舍生、陈留县丞。金兵围汴,秦桧当国时,入李纲麾下,坚决抗金,力谏死守。曾赋《贺新郎》词赠李纲,后秦桧闻此事,以他事追赴大理寺除名削籍。元干尔后漫游江浙等地,客死他乡,卒年约七十,归葬闽之螺山。与张孝祥一起号称南宋初期“词坛双璧”

  • 字:仲宗
  • 号:芦川居士
  • 籍贯:真隐山
  • 生卒年:1091年—约1161年

相关古诗词

南歌子(其四)

桂魄分馀晕,檀香破紫心。高鬟松绾鬓云侵。

又被兰膏香染、色沈沈。指印纤纤粉,钗横隐隐金。

更阑云雨凤帷深。长是枕前不见、殢人寻。

形式: 词牌: 南歌子

南歌子

玉斧修圆了,冰轮分外清。共看星向绣衣明。

元是生朝为寿、对难兄。鸿雁翻秋影,埙篪和笑声。

他年中令彩衣荣。记取今宵丹荔、醉瑶觥。

形式: 词牌: 南歌子

怨王孙/忆王孙(其二)

霁雨天迥。平林烟暝。灯闪沙汀,水生钓艇。

楼外柳暗谁家。乱昏鸦。相思怪得今番甚。寒食近。

小砑鱼笺信。屏山交掩,微醉独倚栏干。恨春寒。

形式: 词牌: 河传

怨王孙/忆王孙(其一)

小院春昼。晴窗霞透。把雨燕脂,倚风翠袖。

芳意恼乱人多。暖金荷。多情不分群葩后。伤春瘦。

浅黛眉尖秀。红潮醉脸,半掩花底重门。怨黄昏。

形式: 词牌: 河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