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元干的作品,名为《南歌子·其三》。诗中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的凄凉和孤寂之情。
"玉露团寒菊,秋风入败荷。" 这两句诗描写了秋天的萧瑟景象,玉露代表了早晨的露水,团寒菊则是未开的菊花,隐喻着秋季的冷清与生机未发。秋风吹过已经凋谢的荷花,增添了一份秋意。
"缭墙南畔曲池涡。天迥遥岑倒影、落层波。" 这两句诗描绘了一个幽静的园林景象。缭墙指的是围墙,南畔是墙的南侧,曲池涡则是一个弯曲的小池塘。天迥遥岑倒影,是说远处的山峰在水中倒映,落层波则是水面上的波纹,一层层地叠加。
"月转檐牙短,更传漏箭多。" 这两句诗描写了夜晚的景象。月光照射在屋檐上,檐牙是指屋檐的横木,短可能意味着时间不长或光线有限。更传漏箭多则是在说夜深人静时分外的流年,更增添了夜的寂寞。
"醉来归去意如何。只为地偏心远、惯弦歌。"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在酒醉之后,归去的心情是复杂的,只因为地理位置的偏僻和心灵的遥远,习惯了弹奏琴弦以寄托自己的感情。
这首诗通过对秋天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以及夜晚月光下的寂寞,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凄凉。同时,诗中的意境和情感也反映出诗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