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曲歌辞(其四)浪淘沙

借问江湖与海水,何似君情与妾心。

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

形式: 词牌: 浪淘沙 押[侵]韵

翻译

试问江河湖海的水,哪像你的情意对我这般深厚。
怨恨你我不能像潮水般定时相见,思念时才发觉大海的深度都不及这份情感。

注释

借问:用来设问,表示询问。
江湖:江河湖海,泛指所有的水。
何似:哪里像,怎么比得上。
君情:你的感情,指男方对女方的感情。
妾心:古代女子自称,此处指女方对男方的心意。
相恨:互相怨恨,此处表达不能相见的遗憾。
潮有信:潮水按时涨落,比喻有规律可循。
相思:彼此思念。
始觉:才意识到,方才觉得。
海非深:海不深,这里是夸张手法,表示海的深度都比不上情感的深沉。

鉴赏

这首诗是白居易的《杂曲歌辞·其四·浪淘沙》,属于唐代文学作品。诗人以江湖与海水比喻情郎之间的情感,表达了对彼此相思之苦恼和深邃无边的心境。

借问江湖与海水,何似君情与妾心。

这两句通过直接的提问,将自然界中的江湖与海水比作人间的情感,强调其深广莫测。"相恨不如潮有信"一句,则是说相互之间的怨恨,不及潮汐之有定数可循,更加复杂难以捉摸。

相思始觉海非深。

最后这句诗表达了当开始体会到彼此间情感时,才意识到原来那海洋般的情意远比我们想象中的更为庞大和深邃。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对于爱情深度与复杂性的思考。

这首诗语言平实,情感真挚,体现了白居易擅长的民间口语风格,以及他对人生百态的细腻观察。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杂曲歌辞(其五)浪淘沙

海底飞尘终有日,山头化石岂无时。

谁道小郎抛小妇,船头一去没回期。

形式: 词牌: 浪淘沙 押[支]韵

杂曲歌辞(其六)浪淘沙

随波逐浪到天涯,迁客生还有几家。

却到帝乡重富贵,请君莫忘浪淘沙。

形式: 词牌: 浪淘沙 押[麻]韵

欢喜二偈(其一)

得老加年诚可喜,当春对酒亦宜欢。

心中别有欢喜事,开得龙门八节滩。

形式: 偈颂 押[寒]韵

欢喜二偈(其二)

眼闇头旋耳重听,唯馀心口尚醒醒。

今朝欢喜缘何事,礼彻佛名百部经。

形式: 偈颂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