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河.法梧门旧砚,为李惺樵侍讲作

珍片翠。诗龛故事堪记。

朱研露滴自髫年,舐毫万纸。

著书日月冷槐厅,白头还伴清秘。话坛坫,亲棐几。

石交几许盟缔。烟林一角小西涯,甃荒旧里。

半圭墨沁手摩挲,紫云余晕犹腻。

玉堂梦影叹逝水。想风流、前辈追拟。

更有铁函心在,向区区、耐著名山身世。

谁识铅痕蟾蜍洗。

形式:

鉴赏

此诗由清末近现代初的夏孙桐所作,题为《西河·法梧门旧砚》,以法梧门旧砚为载体,抒发了对前辈风流的追忆与敬仰之情。

诗中以“珍片翠”开篇,形象地描绘了砚台的珍贵与翠绿之色,引出对“诗龛故事”的回忆。接着,“朱研露滴自髫年,舐毫万纸”,描述了从幼时起便与砚台相伴,勤于书法练习的情景,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

“著书日月冷槐厅,白头还伴清秘”两句,通过对比冷月下的槐厅与白头老人的清秘生活,展现了诗人对宁静、专注创作环境的向往和对知识追求的执着。

“话坛坫,亲棐几。石交几许盟缔”则表达了与文人雅士交流切磋、结下深厚友谊的情谊,体现了诗人的社交圈与文化氛围。

“烟林一角小西涯,甃荒旧里”描绘了一幅静谧的山水画卷,暗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向往。

“半圭墨沁手摩挲,紫云余晕犹腻”通过细腻的动作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砚台的珍惜与喜爱,以及对传统工艺的赞美。

“玉堂梦影叹逝水”一句,借玉堂(古代宫殿名)的梦境,感叹时光流逝,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最后,“想风流、前辈追拟。更有铁函心在,向区区、耐著名山身世。谁识铅痕蟾蜍洗。”表达了对前辈风流才情的追思与敬仰,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自己身世与追求的深沉思考,以及对文化传承的责任感。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典雅,通过对法梧门旧砚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诗人的个人情感,也反映了他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尊重,以及对前辈风范的崇敬与追随。

收录诗词(516)

夏孙桐(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金明池.溥心畬、叔明两王孙招集萃锦园看花,雨阻未至,用少游韵柬谢

朱邸留春,名园近水,树色沙堤旧路。

佳约趁、轻阴障日,俊游隔、薄寒滞雨。

念千枝、绣幄云稠,只怅望、杨柳楼台深处。

怕过了芳期,晴阑迟倚,已是残红飘舞。

访竹应知从问主。有棣萼诗编,余香常住。

题襟记、花前尽续,婪尾宴、酒边谁诉。

对年年、紫陌薰风,为杜老行吟,销将愁苦。

愿胜赏平泉,明年重践,莫遣韶华空去。

形式:

浣溪纱.李释戡握兰簃裁曲图

射虎归来意寂寥。逃禅顾曲见风飙。

金台余泪未全消。

迦鸟偷声天乐妙,祛卢传谱大瀛遥。

芳馨端不负兰苕。

形式:

西平乐.门人杨铁夫客四明图书馆,以桐阴勘书图属题。余有旧游之感,为赋此解,用屯田韵

岁晚江关倦客,橐笔多幽绪。

天许精庐暂寄,宵烛清光映月,晨砚凉痕对雨。

秋心暗证,惟有闲庭老树。抱琴伫。图画里,堪共语。

范氏书楼剩帙,贺老祠堂断碣,远梦犹来去。

溯往迹、稀逢旧侣。

棠凋芾荫,鹤归寒郭,难忘了,烂柯处。

忽忽沧桑数度。与谁探取消息,山中杜宇。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