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徵谢病

汉朝征隐士,唐年访逸人。

还言北山曲,更坐东河滨。

枌榆三晋地,烟火四家邻。

白豕祠乡社,青羊祭宅神。

拓畦侵院角,蹙水上渠漘。

卧病刘公干,躬耕郑子真。

横裁桑节杖,竖剪竹皮巾。

鹤警琴亭夜,莺啼酒瓮春。

颜回惟乐道,原宪岂伤贫?

藉草邀新友,班荆接故人。

市门逢卖药,山圃值肩薪。

相将共无事,何处犯嚣尘!

形式: 排律 押[真]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隐逸生活的画卷,展现了王绩对古代隐士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开篇“汉朝征隐士,唐年访逸人”以历史为背景,引出对隐居生活的赞美。接着,“还言北山曲,更坐东河滨”,描绘了隐士们远离尘嚣,栖息于山水之间的宁静生活。

“枌榆三晋地,烟火四家邻”展现的是隐士们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场景,他们生活在一片片榆树之下,与周围村落的烟火气息为邻。通过“白豕祠乡社,青羊祭宅神”两句,进一步强调了隐士们与自然界的亲密关系和对传统信仰的尊重。

“拓畦侵院角,蹙水上渠漘”则描绘了隐士们在田间劳作的景象,他们不仅耕种,还巧妙地利用地形,开辟出菜园,甚至让水流成为生活的一部分。通过“卧病刘公干,躬耕郑子真”两句,诗人借用了历史上的两位隐士——刘公干和郑子真,来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鹤警琴亭夜,莺啼酒瓮春”描绘了隐士们闲适的生活情趣,无论是夜晚的鹤鸣,还是春天的莺啼,都增添了生活的诗意。而“颜回惟乐道,原宪岂伤贫?”则表达了对道德修养和精神富足的重视,即使物质条件简陋,也能自得其乐。

最后,“藉草邀新友,班荆接故人”展现了隐士们与朋友相聚的温馨场景,他们不拘形式,简单而真诚。通过“市门逢卖药,山圃值肩薪”两句,描绘了隐士们与外界的互动,既保持了独立性,又不失与世人的联系。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隐逸生活的美好与恬静,以及诗人对这种生活方式的向往与追求。

收录诗词(123)

王绩(隋末唐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隋末举孝廉,除秘书正字。不乐在朝,辞疾,复授扬州六合丞。时天下大乱,弃官还故乡。唐武德中,诏以前朝官待诏门下省。贞观初,以疾罢归河渚间,躬耕东皋,自号“东皋子”。性简傲,嗜酒,能饮五斗,自作《五斗先生传》,撰 《酒经》、《酒谱》。其诗近而不浅,质而不俗,真率疏放,有旷怀高致,直追魏晋高风。律体滥觞于六朝,而成型于隋唐之际,无功实为先声

  • 字:无功
  • 号:东皋子
  • 籍贯: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
  • 生卒年:约590~644

相关古诗词

春日山庄言志

平子试归田,风光溢眼前。

野楼全跨迥,山阁半临烟。

入屋敧生树,当阶逆涌泉。

剪茅通涧底,移柳向河边。

崩砂犹有处,卧石不知年。

入谷开斜道,横溪渡小船。

郑玄唯解义,王烈镇寻仙。

去去人间远,谁知心自然。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独坐

托身千载下,聊思万物初。

欲令无作有,翻觉实成虚。

周文方定策,秦帝即焚书。

寄语无为者,知君悟有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山夜

仲尼初返鲁,藏史欲辞周。

脱落四方事,栖遑万里游。

影来徒自责,心尽更何求?

礼乐存三代,烟霞主一丘。

长歌明月在,独坐白云浮。

物情劳倚伏,生涯任去留。

百年一如此,世事方悠悠。

形式: 排律 押[尤]韵

游山赠仲长先生子光

试出南河曲,还起北山期。

连峰无暂断,绝岭互相疑。

结藤标往路,刻树记来时。

沙场聊憩路,石壁旋题诗。

叶秋红稍下,苔寒绿更滋。

幽寻多乐处,勿怪往还迟。

形式: 排律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