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王称的《塞上曲(其二)》描绘了一幅边塞夜晚的壮丽景象。"中夜旄头跃",以星象起兴,象征战事将起,战旗在深夜中闪烁,犹如旄头星跳跃,预示着边疆的紧张气氛。"将军远戍边"点出主人公的身份,将军坚守边关,显示出他的忠诚与担当。
"碛昏旗影暗,水滑马蹄穿",通过描绘沙漠黄昏时分,旗帜的影子显得模糊而深沉,马蹄踏过湿润的地面,声音清晰,形象地展现了边塞环境的艰苦和行军的艰难。
"剑拂秋霜冷,弓弯塞月圆",进一步刻画了边将的形象,剑身被秋霜冰凉,弓弦因满月而拉得如满月般圆润,这两句寓含了边将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对胜利的渴望。
最后两句"直须清大漠,万里勒燕然",表达了将军的决心,他誓言要一扫边疆烽烟,彻底平定边患,成就一番伟业,效仿汉代名将窦宪在燕然山刻石记功的壮举。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边塞风光,塑造了英勇无畏的将军形象,充满了豪情壮志和家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