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上曲(其二)

中夜旄头跃,将军远戍边。

碛昏旗影暗,水滑马蹄穿。

剑拂秋霜冷,弓弯塞月圆。

直须清大漠,万里勒燕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称的《塞上曲(其二)》描绘了一幅边塞夜晚的壮丽景象。"中夜旄头跃",以星象起兴,象征战事将起,战旗在深夜中闪烁,犹如旄头星跳跃,预示着边疆的紧张气氛。"将军远戍边"点出主人公的身份,将军坚守边关,显示出他的忠诚与担当。

"碛昏旗影暗,水滑马蹄穿",通过描绘沙漠黄昏时分,旗帜的影子显得模糊而深沉,马蹄踏过湿润的地面,声音清晰,形象地展现了边塞环境的艰苦和行军的艰难。

"剑拂秋霜冷,弓弯塞月圆",进一步刻画了边将的形象,剑身被秋霜冰凉,弓弦因满月而拉得如满月般圆润,这两句寓含了边将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对胜利的渴望。

最后两句"直须清大漠,万里勒燕然",表达了将军的决心,他誓言要一扫边疆烽烟,彻底平定边患,成就一番伟业,效仿汉代名将窦宪在燕然山刻石记功的壮举。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边塞风光,塑造了英勇无畏的将军形象,充满了豪情壮志和家国情怀。

收录诗词(484)

王称(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塞上曲(其三)

代马风云色,吴驹霜雪明。

三边传警候,万里事横行。

拟促阴山骑,遥连瀚海兵。

愿开沙漠北,持答泰阶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塞上曲(其四)

远戍金微道,一上单于台。

关门秋色断,羌笛夜声哀。

少妇龙沙梦,长安鹤使回。

祇今青海月,流影碧天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陇头水

陇底望秦关,萧萧陇水寒。

照人犹带恨,饮马不成湍。

落日边尘合,秋风候骑残。

谁磨三尺剑,直为斩楼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杨柳枝

春光晓渐饶,杨柳暗宫桥。

嫩叶凝愁黛,纤枝倦舞腰。祗应悲戍?,那解绾兰桡。

更待花如霰,红颜为尔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