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祐三年九月受命来岭外七年十一月得请知济州感恩顾己喜不自胜留诗四章以志岁月(其二)

侵地还来开境远,贡琛上去革音初。

但无俘馘充归献,辜负君恩死有馀。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翻译

敌军侵犯领土,边境警戒线被拉得更远,首次传来贡品的声音。
然而没有战俘作为献礼,即使死亡也无法报答君王的恩德。

注释

侵地:侵犯领土。
还来:返回。
开境远:拉远了边境警戒线。
贡琛:进贡的珍宝。
上去:开始。
革音初:首次听到改变的声音(可能指贡品的到来)。
但无:但是没有。
俘馘:战俘。
充归献:作为献给君主的礼物。
辜负:辜负。
君恩:君王的恩惠。
死有馀:即使死了也觉得罪孽深重。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诗人李师中的作品,体现了诗人对皇恩的感激之情和个人的喜悦心境。开篇“侵地还来开境远,贡琛上去革音初”两句,描绘了一种边塞的壮阔景象,"侵地"暗示了边疆的辽阔,而"贡琛"一词则传达出一种对中央政权的敬畏与奉献之情。"革音初"可能指的是新的命令或政策的开始,这里的“革”字意味着改变或更新,表明诗人对于新时代、新气象的期待。

接着,“但无俘馘充归献,辜负君恩死有馀”两句,则流露出诗人的内心世界。"但无俘馘充归献"表达了诗人没有战功可以回报皇恩,只能通过文字来表达自己的忠诚与感激。而"辜负君恩死有馀"则更深层次地展现了诗人对于皇恩的感念,尽管自己未能在战场上立下赫赫战功,但仍旧坚信即使是死去,也不辞而别。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示了一种深沉的忠诚和对君恩的感激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些特点,如边塞生活的艰辛、士人对于功名的追求以及对中央政权的依赖。诗歌语言凝练,意境辽阔,是一首颇具深度的古典诗篇。

收录诗词(47)

李师中(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天目山

坏壁摩娑少旧题,高情应怪赏音稀。

烟霞正自无今古,云水从教远是非。

丹井金龙藏洞府,杞丛花犬荡霞扉。

登临未学神仙事,老树閒看独鸟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自和

翠壁凌云耸,禅□面水开。

岩高□□□,地胜隔尘埃。

□□檐前□,江□□□来。

□□无限景,得意几徘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和李明叔理定道中

幽居日日数归程,已写华严两帙经。

门外初寒江气白,岭头多雨晓痕青。

曾逢饭颗嘲山笠,应载鸱夷笑井瓶。

客土相思空引望,天涯风景似新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送桂州安抚余靖侍郎还京(其一)

诏从东海付南麾,戎乘前驱上将威。

异俗已传吾父至,斯文更咏我公归。

岁时职贡还朱绂,昼日恩光赐衮衣。

昔往今来亦何速,长亭杨柳尚依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