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镜歌三首(其二)

谁云古镜无样度,古人出入何门户?

门户君看不见时,即此为君全显露。

全显露,与汝一生终保护。

若遇知音请益来,逢人不得轻分付。

但任作见面,不须生怕怖。

看取当时演若多,直至如今成错误。

如今不省影分明,还是当时同一顾。

同一顾,苦苦苦!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古镜歌三首(其二)》由唐代诗人泰钦所作,通过古镜这一意象,探讨了自我认知、知音难求以及人生保护的主题。

首先,“谁云古镜无样度,古人出入何门户?”这两句以古镜为引子,提出疑问:难道古镜没有衡量的标准吗?古人是如何进出的门户又在哪里?这里运用了象征手法,古镜象征着自我认知的镜子,而“门户”则隐喻着通往内心深处的道路或途径。诗人似乎在问,我们是否真正了解自己,是否能找到通往内心深处的正确路径?

接着,“门户君看不见时,即此为君全显露。”当人们无法看见通往内心的门户时,古镜便自然地展现出其全部的光芒和价值,揭示出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实面貌。这表明,真正的自我认知往往在不经意间得以显现,需要我们用心去发现和理解。

“全显露,与汝一生终保护。”古镜的全显露意味着对个体的全面认识和保护,它陪伴着一个人度过一生,守护着个人的内心世界。这表达了自我认知的重要性,以及它对个人成长和生活的影响。

“若遇知音请益来,逢人不得轻分付。”如果遇到能够理解自己的知音,应当珍惜并分享自己的内心世界;但如果遇到不理解自己的人,则不应轻易地将自己的内心暴露。这反映了人际交往中选择性分享的重要性,以及寻找真正理解自己的重要性。

“但任作见面,不须生怕怖。”这句话鼓励人们勇敢面对自我,不必害怕与他人交流。它强调了自我展示的勇气和开放心态的价值。

“看取当时演若多,直至如今成错误。”这里提到的“演若多”可能是指过于夸张或虚假的表现,直到现在都成了错误。这警示人们在表达自我时应保持真实,避免过度夸大或虚伪。

“如今不省影分明,还是当时同一顾。”即使现在无法清晰地看到自己的影子,也应像过去一样审视自己,保持自我反思的习惯。

最后,“同一顾,苦苦苦!”反复强调了自我审视的重要性,同时也表达了对自我探索过程中的艰辛和挑战的感慨。

整体而言,《古镜歌三首(其二)》通过古镜这一形象,深刻探讨了自我认知、人际交往、真实表达以及自我反思等主题,富有哲理性和启示性。

收录诗词(13)

泰钦(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古镜歌三首(其三)

古镜精明皎皎,皎皎遍照河沙。

到处安名题字,除侬更有谁家?

过去未来现在,诸佛镜上纤瑕。

纤瑕垢尽无物,此真火里莲华。

莲花千朵万朵,朵朵端然释迦。谁云俱尸入灭?

谁云穿膝芦牙?不信镜中看取,羊车鹿车牛车。

时人不识古镜,尽道本来清净。

祇看清净是假,照得形容不正。

或圆或短或长,若有纤豪俱病。

劝君不如打破,镜去瑕消可莹。

亦见杜口毗耶,亦知圆通少剩。

形式: 古风

拟寒山(其一)

今古应无坠,分明在目前。

片云生晚谷,孤鹤下遥天。

岸柳含烟翠,溪花带雨鲜。

谁人知此意,令我忆南泉。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拟寒山(其二)

幽鸟语如篁,柳垂金线长。

烟收山谷静,风送杏花香。

永日萧然坐,澄心万虑亡。

欲言言不及,林下好商量。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拟寒山(其三)

谁信天真佛,兴悲几万般。

蓼花开古岸,白鹭立沙滩。

露滴庭莎长,云收溪月寒。

头头垂示处,子细好生观。

形式: 古风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