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古镜歌三首(其二)》由唐代诗人泰钦所作,通过古镜这一意象,探讨了自我认知、知音难求以及人生保护的主题。
首先,“谁云古镜无样度,古人出入何门户?”这两句以古镜为引子,提出疑问:难道古镜没有衡量的标准吗?古人是如何进出的门户又在哪里?这里运用了象征手法,古镜象征着自我认知的镜子,而“门户”则隐喻着通往内心深处的道路或途径。诗人似乎在问,我们是否真正了解自己,是否能找到通往内心深处的正确路径?
接着,“门户君看不见时,即此为君全显露。”当人们无法看见通往内心的门户时,古镜便自然地展现出其全部的光芒和价值,揭示出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实面貌。这表明,真正的自我认知往往在不经意间得以显现,需要我们用心去发现和理解。
“全显露,与汝一生终保护。”古镜的全显露意味着对个体的全面认识和保护,它陪伴着一个人度过一生,守护着个人的内心世界。这表达了自我认知的重要性,以及它对个人成长和生活的影响。
“若遇知音请益来,逢人不得轻分付。”如果遇到能够理解自己的知音,应当珍惜并分享自己的内心世界;但如果遇到不理解自己的人,则不应轻易地将自己的内心暴露。这反映了人际交往中选择性分享的重要性,以及寻找真正理解自己的重要性。
“但任作见面,不须生怕怖。”这句话鼓励人们勇敢面对自我,不必害怕与他人交流。它强调了自我展示的勇气和开放心态的价值。
“看取当时演若多,直至如今成错误。”这里提到的“演若多”可能是指过于夸张或虚假的表现,直到现在都成了错误。这警示人们在表达自我时应保持真实,避免过度夸大或虚伪。
“如今不省影分明,还是当时同一顾。”即使现在无法清晰地看到自己的影子,也应像过去一样审视自己,保持自我反思的习惯。
最后,“同一顾,苦苦苦!”反复强调了自我审视的重要性,同时也表达了对自我探索过程中的艰辛和挑战的感慨。
整体而言,《古镜歌三首(其二)》通过古镜这一形象,深刻探讨了自我认知、人际交往、真实表达以及自我反思等主题,富有哲理性和启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