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伤茅山县孙尊师三首(其一)

蝉蜕遗虚白,蜺飞入上清。

同人悲剑解,旧友觉衣轻。

黄鹄遥将举,斑麟俨未行。

惟应鲍靓室,中夜识琴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蝉壳留在了空寂之中,霓虹飞升进入高远的天空。
志同道合的人感叹剑已离手,老朋友感觉衣裳都变得轻盈。
黄鹄准备展翅高飞,麒麟却还未启程。
只有鲍靓的居所,深夜里能听见琴声响起。

注释

蝉蜕:蝉脱下的壳。
虚白:空寂。
蜺:虹霓。
上清:高洁的天空。
同人:志同道合的人。
剑解:剑被弃置。
衣轻:衣裳感觉变轻。
黄鹄:黄鹤。
斑麟:麒麟,古代传说中的神兽。
俨未行:还未开始行动。
鲍靓室:鲍靓的居所,可能指某人的住所或隐居之处。
中夜:深夜。
琴声:琴的乐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心向往之的境界。开篇"蝉蜕遗虚白,蜺飞入上清",通过对蝉蜕蜕化和蜺蜂飞向高空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对于纯净、高洁世界的向往。

接着"同人悲剑解,旧友觉衣轻",这里的“剑”和“衣”都可以看作是尘世纷争和羁绊的象征。同行者解下沉重的剑,旧友感受到衣物的轻盈,都暗示了对过去牵挂的放下和心灵的释然。

"黄鹄遥将举,斑麟俨未行",黄鹄和斑麟都是美好事物的象征,但它们尚未展现或行动,这可能表示着一种期待或者对美好事物的等待。

最后"惟应鲍靓室,中夜识琴声",通过提及古代音乐家鲍靓的室内和夜半时分的琴声,表达了作者在深夜之际,对远方朋友或心灵导师的思念与感应。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向往高洁、怀旧思友的情怀,同时也透露了一种期待未来的情绪。

收录诗词(152)

李德裕(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与其父李吉甫均为晚唐名相。唐文宗时,受李宗闵、牛僧儒等牛党势力倾轧,由翰林学士出为浙西观察使。太和七年,入相,复遭奸臣郑注、李训等人排斥,左迁。唐武宗即位后,再度入相,执政期间外平回鹘、内定昭义、裁汰冗官、协助武宗灭佛,功绩显赫。会昌四年八月,进封太尉、赵国公。唐武宗与之间的君臣相知成为晚唐之绝唱。后唐宣宗即位,由于位高权重,五贬为崖州司户。两度为相,太和年间为相1年8个月,会昌年间为相5年7个月,两次为相7年3个月

  • 字:文饶
  • 籍贯:唐代赵郡赞皇(今河北赞皇县)
  • 生卒年:787—849

相关古诗词

遥伤茅山县孙尊师三首(其二)

金格期初至,飙轮去不停。

山摧武担石,天陨少微星。

弟子悲徐甲,门人泣蔡经。

空闻留玉舄,犹在阜乡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遥伤茅山县孙尊师三首(其三)

空宇留丹灶,层霞被羽衣。

旧山闻鹿化,遗舄尚凫飞。

数日奇香在,何年白鹤归。

想君旋下泪,方款里闾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潭上喜见新月

簪组十年梦,园庐今夕情。

谁怜故乡月,复映碧潭生。

皓彩松上见,寒光波际轻。

还将孤赏意,暂寄玉琴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题剑门

奇峰百仞悬,清眺出岚烟。

迥若戈回日,高疑剑倚天。

参差霞壁耸,合沓翠屏连。

想是三刀梦,森然在目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