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瓜洲(其一)

跨江半壁阅千帆,虎在深山龙在潭。

当日本为南制北,如今翻被北持南。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覃]韵

翻译

跨越江河,站在半壁之上,看过无数船只驶过
老虎隐藏在深山之中,龙潜伏在水潭之下

注释

跨:越过。
江:江河。
半壁:江边高地。
阅:观看。
千帆:众多船只。
虎:比喻强大的势力或人物。
深山:偏远的地方。
龙:比喻威严或权力。
潭:水潭,隐喻难以接近的地方。
当日本:过去曾是。
南制北:南方控制北方。
如今:现在。
翻被:反而。
北持南:北方反过来控制南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动荡的历史场景和作者的情感变化。"跨江半壁阅千帆",表现了诗人站在高处眺望长江,目睹繁忙的船只来往,宛如千军万马,这是对当时南宋政权与金兵对峙局势的一种隐喻。"虎在深山龙在潭"则是比喻手中有力量但暂时未能施展。

接着的两句"当日本为南制北,如今翻被北持南",这里的"日本"实指宋朝之南,而非今日所谓的日本国。诗人表达了对过去历史局势的反思和现状的无奈。在过去,南宋政权试图通过外交手段制衡北方金国,但现在却不得不面临北方蒙古政权的压力,自己的力量被迫向南转移。这两句流露出诗人对于国家命运的忧虑和悲哀。

整首诗充满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个人在大时代背景下的无力感。通过这简短而深刻的四句话,文天祥展现了自己的政治洞察力和文学才华,同时也反映出那个动荡时期士人心中的忧国忧民之情。

收录诗词(977)

文天祥(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汉族,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南宋末大臣,文学家,民族英雄。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官到右丞相兼枢密使。被派往元军的军营中谈判,被扣留。后脱险经高邮嵇庄到泰县塘湾,由南通南归,坚持抗元。祥兴元年(1278年)兵败被张弘范俘虏,在狱中坚持斗争三年多,后在柴市从容就义。著有《过零丁洋》、《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作品

  • 字:履善
  • 籍贯:浮休道
  • 生卒年:1236.6.6-1283.1.9

相关古诗词

渡江第十

济江元自阔,轻舟下吴会。

南纪改波澜,吾将罪真宰。

形式: 五言绝句

湘潭道中赠丁碧眼相士(其一)

自诡衡山道士孙,至今句法有轩辕。

世人未见题尧庙,尽把昌黎作寓言。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筑房子歌

自予居狴犴,一室以自治。

二年二大雨,地污实成池。

圄人为我恻,畚土以筑之。

筑之可二尺,宛然水中坻。

初运朽壤来,臭秽恨莫追。

掩鼻不可近,牛皂鸡于埘。

须臾传黑坟,千杵鸣参差。

但见如坻平,粪土不复疑。

乃知天下事,不在论镃基。

苟可掩耳目,臭腐誇神奇。

世人所不辨,羊质而虎皮。

大者莫不然,小者又何知。

深居守我玄,默观道推移。

何时蝉蜕去,忽与浊世违。

形式: 古风

葬无主墓碑

路逢一石碑,亭亭傲风雨。

停骖彷佛看,云是无主墓。

末书戊申岁,屈指九十秋。

是时龙渡江,甲子恍一周。

借问葬者谁,承平百世祖。

亦有周馀民,战骨委黄土。

太祖下江南,誓不戮一人。

神孙再立国,天以报至仁。

大河流血丹,屠毒谁之罪。

潼关忽不守,皇皇依汴蔡。

螳螂知捕蝉,不知黄雀来。

今古有兴废,重为生人哀。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