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奇松头歌

种松道者道情孤,往个茅庵事事无。

屋内锄头三两柄,烟熏一只醋葫芦。

问渠禅,回首指山前。问渠道,戴个箬笠去锄草。

再三再四再问渠,拍手呵呵笑欲倒。

却言昔日老云门,参见睦州陈长老。

形式: 古风

翻译

种松的道人生活孤寂,住在简陋的小茅庵里一切清贫。
屋里只有两三把锄头,还有一只熏黑的醋葫芦。
他向禅问道,回头指向山前。询问修行方法,便戴上斗笠去锄草。
反复提问,他只是笑着,几乎要笑倒。
他还提起过去的老云门,曾拜见过睦州的陈长老。

注释

种松道者:种松的道士。
道情孤:孤寂的道人生活。
茅庵:简陋的小茅屋。
事事无:一无所有。
锄头:农具。
烟熏:熏黑。
醋葫芦:装醋的葫芦。
禅:佛教禅宗。
指山前:指向山前示意。
箬笠:竹斗笠。
锄草:除草劳动。
再三再四:反复多次。
拍手呵呵笑:大笑不止。
欲倒:笑得几乎摔倒。
昔日:从前。
老云门:古代禅宗云门派。
陈长老:陈姓的高龄僧侣。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文准所作的《赠奇松头歌》,以轻松诙谐的笔调描绘了一位独行其道的种松道者形象。首句“种松道者道情孤”点明了主人公的独特身份和心境,他独自种松,生活简朴,心境淡泊。接下来的诗句通过“茅庵事事无”、“屋内锄头三两柄,烟熏一只醋葫芦”等细节,展现了道者的朴素生活和对自然的亲近。

诗中通过问答的形式,展现了道者与人的互动。他回答禅问时“回首指山前”,表现出对自然的领悟和禅意的深沉;回答农事则“戴个箬笠去锄草”,体现了他的勤劳和随性。最后,“再三再四再问渠,拍手呵呵笑欲倒”描绘出道者面对询问时的豁达和幽默,仿佛在说:“我就是那个曾经的老云门,参禅务农,自在得很。”

整首诗语言质朴,富有生活气息,通过日常琐事传达出道者的超然洒脱和对生活的热爱,展现了宋代禅宗与农耕文化交融的场景。

收录诗词(39)

释文准(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自赞(其三)

我已是妄,尔更妄写。妄我妄写,两重虚假。

欲传吾真,须泯见闻。声色不碍,相似十分。

形式:

自赞(其一)

我若自赞,云居罗汉。我若自毁,无主饿鬼。

赞之不欣,毁之不嗔。毁誉不动,东鲁西秦。

形式:

颂古五首(其三)

我脚驴脚,放过一著。庞公笊篱,清平木杓。

形式: 偈颂 押[药]韵

颂古五首(其二)

我手佛手,十八十九。云散月明,痴人夜走。

形式: 偈颂 押[有]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