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雪窦足首座

光芒曾不著纤埃,拂拭磨砻心已灰。

秋夜不禁猿啸月,与谁同上妙高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翻译

光芒曾经不沾染丝毫尘埃,内心经过打磨已如死灰。
秋天的夜晚无法抵挡猿猴的哀鸣和月光,与谁共登那美好的高台。

注释

著:沾染。
纤埃:极微小的灰尘。
磨砻:磨砺、打磨。
心已灰:形容心如死灰,失去热情或希望。
猿啸:猿猴的叫声。
妙高台:比喻理想或高尚的境地。

鉴赏

这首诗名为《寄雪窦足首座》,是宋代僧人释智愚所作。诗人以光芒比喻佛法的智慧,它高洁无瑕,不受世俗尘埃的沾染,但诗人的心境却已如磨砺后的灰烬般平静。夜晚的秋风中,猿猴的哀啸和明亮的月光共同营造出寂寥的氛围,诗人独自感叹,不知谁能共他一同登上那象征超凡境界的妙高台。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以及对佛法修行的深深思考,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孤独追求。

收录诗词(545)

释智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俗姓陈。16岁依近邑的普明寺僧师蕴出家。宝祐四年(1256年),在灵隐寺鹫峰庵受请入住庆元府阿育王山利寺。景定元年(1260年),入住柏岩慧照寺。五年(1264年),受诏住临安府净慈报恩寺。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年),迁径山兴圣万寿寺。五年(1269年),卒,年八十五。为运庵禅师法嗣

  • 号:虚堂
  • 籍贯:四明象山(今属浙江)
  • 生卒年:1185年—1269年

相关古诗词

寄雪窦性首座

祝融峰下烧红叶,应梦山中看白云。

足迹未教容易见,谁知天外有人闻。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寄婺守赵玉堂

儒释同科到者稀,道融冰雪鉴精微。

和平堂上公馀坐,静看寒云片片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寄慈峰故人

湖面春归物理明,水花无数点青萍。

因行若访和庵主,未必孤踪在二灵。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青]韵

得颐

地窄天宽古所闻,诛茅分得半溪云。

有时梦觉萝窗底,懒听前峰鹿叫群。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