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蓟北门行

敌匪茹,寇朔方。信妖师,造不祥。倏豕突,忽鸱张。

逾回中,至泾阳。蹂稼穑,发盖藏。遭者刘,奔不遑。

父失子,女求娘。声断绝,摧肝肠。天为愁,日无光。

不有辜,罹厥殃。帝赫怒,命徂征。方召往,卫霍行。

旟旐扬,组练明。介马驰,速流星。朱熛烈,玄颜蒸。

仗中权,效先登。人皆奋,身命轻。出雁门,过祁连。

煎瀚海,夷天山。绝累重,烬毳毡。殄三姓,磔两贤。

谷蠡殪,当户歼。斩首级,如刈菅。血衅鼓,头系鞍。

膏渍野,骨填川。槛厥魁,凯以旋。捷书闻,不色喜。

庭臣贺,帝曰止。嗟我军,宁无死。诏扶伤,兼罪已。

马归山,士服田。死录子,生与钱。戒军吏,勿开边。

羌无过,汉不先。务休息,思保全。罢远戍,闭玉关。

韬五戎,寿万年。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描绘了古代战争的残酷与惨烈,展现了敌对势力的侵扰和破坏,以及朝廷的反击与胜利。开篇“敌匪茹,寇朔方”点明了敌人的侵略行为,接着“信妖师,造不祥”揭示了敌人的邪恶用心。随后,“倏豕突,忽鸱张”形象地描绘了敌人突然的攻击,紧接着“逾回中,至泾阳”描述了战场的广阔与战事的迅速推进。

诗中详细描绘了战争带来的破坏与苦难,“蹂稼穑,发盖藏”、“父失子,女求娘”、“声断绝,摧肝肠”,生动展现了战争对人民生活的影响。接着,“天为愁,日无光”表达了对战争的哀痛之情,“不有辜,罹厥殃”强调了战争的无辜受害者。

朝廷在面对侵略时,表现出了强烈的愤怒与坚决的反击,“帝赫怒,命徂征”、“方召往,卫霍行”。军队的行动迅速而有力,“旟旐扬,组练明”、“介马驰,速流星”,展现了军队的纪律与战斗力。

战争的激烈程度通过“朱熛烈,玄颜蒸”、“仗中权,效先登”等诗句得以体现,士兵们英勇无畏,即使面临生命危险也毫不退缩。最终,“人皆奋,身命轻”、“出雁门,过祁连”、“煎瀚海,夷天山”等诗句描绘了战争的最终胜利,敌人被彻底击败。

胜利后,“殄三姓,磔两贤”、“谷蠡殪,当户歼”、“斩首级,如刈菅”等诗句展示了战争的残酷,无数敌人被消灭。胜利的喜悦并未持续太久,“血衅鼓,头系鞍”、“膏渍野,骨填川”描绘了战争留下的血腥与破坏。

最后,“槛厥魁,凯以旋”、“捷书闻,不色喜”、“庭臣贺,帝曰止”等诗句反映了胜利后的平静与反思,皇帝下令停止战争,恢复和平,体现了对生命的尊重和对未来的展望。“诏扶伤,兼罪已”、“马归山,士服田”、“死录子,生与钱”等诗句展现了对战后伤员的照顾和对牺牲者的纪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深刻描绘了战争的残酷与破坏,以及战争结束后对和平的渴望与重建,体现了对生命的尊重和对未来的希望。

收录诗词(638)

王廷陈(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侠客篇

千金饰宝剑,四牡耀朱缨。

东驰突西骛,重诺复轻生。

公子执辔请,诸侯拥彗迎。

绐秦归质子,要楚出援兵。

按剑复鲁地,凭轼下齐城。

匿迹托狗屠,济难赖鸡鸣。

报雠争结交,杀人恒借名。

七国倚安危,三辅咸震惊。

诡辞五岳移,侧足九鼎倾。

少年附高义,千载流英声。

安能效竖儒,睹事徒抚膺。

形式: 古风

子夜四时歌一十二首.春歌三首(其一)

东风荡罗裾,冶游步前池。

柳条亦多情,袅娜学腰肢。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子夜四时歌一十二首(其三)

昼饮夜复宴,笙歌缘底忙。

不是无来日,但欲及三阳。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子夜四时歌一十二首.夏歌三首(其四)

珍簟卧当风,四面不施帏。

郎呼起同游,待侬著絺衣。

形式: 古风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