饯朱婿

哀郢那能拾穗歌,卧陶谁复杖藜过。

白头老我已如此,青眼看君馀几何。

风雨夜吟蛩满砌,云山寒影雁横坡。

暮年亲友临分苦,小酌村醪借脸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翻译

对楚国的哀悼怎能再唱拾穗之歌,陶渊明那样的隐逸者又有谁还会拄杖来访?
我已经白发苍苍,这样的年纪看人,还能有多少期待?
夜晚风雨中,我独自吟诗,蟋蟀在台阶上鸣叫,寒云笼罩的山岭上,大雁横掠而过。
到了晚年,与亲朋好友离别更是痛苦,只能借着乡村自酿的酒,让脸颊微红以慰藉悲伤。

注释

哀郢:哀悼楚国,郢为古楚国都城。
拾穗歌:指农夫在收获后捡拾遗落谷物的歌谣,象征田园生活。
卧陶:指隐居如陶渊明那样。
杖藜过:拄杖行走,藜杖代指隐士的生活方式。
青眼看:用正眼看,表示对人的尊重,此处指对朋友的期待。
村醪:乡村自酿的酒。
脸酡:脸颊微红,形容饮酒后的醉态。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马廷鸾的作品,名为《饯朱婿》。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离别之苦和生活无常的感慨。

"哀郢那能拾穗歌,卧陶谁复杖藜过。" 这两句通过对古代贤士哀江、郢的赞美,以及对陶渊明隐居生活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对远古贤士的怀念和自己隐逸生活的向往。

"白头老我已如此,青眼看君馀几何。" 这两句则是诗人自述年华老去,对面前的朋友表示,自己的头发已经变白,而你却依然年轻,这种对比强烈地表达了时间流逝和生命无常的感慨。

"风雨夜吟蛩满砌,云山寒影雁横坡。"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凄清的秋景图,诗人在风雨之夜听到蟋蟀的鸣叫声,而外面的云山和飞过的雁都带着一丝寂寞,这是对自然界中生命活动的一种感应,也反映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暮年亲友临分苦,小酌村醪借脸酡。"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面对朋友即将离别的痛苦,通过饮酒来缓解这种悲伤。这里的小酌村醪,是指用简单的农家酒来寄托对亲友临别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古代隐逸生活的向往,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以及对朋友离别之苦的表达,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丰富的人生体验。

收录诗词(231)

马廷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宿屺瞻夜赋(其二)

六十年前我已孤,婴儿抱母泣呱呱。

昊天罔极幽明隔,良月就盈今昔殊。

云塞断行悲独雁,风林反哺感群乌。

澄江只似洹河水,一碧寒泓照白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宿屺瞻夜赋(其一)

咿轧篮舆度晓岑,抚今怀昔泪淋淫。

蓼莪老去仍追诵,常棣新来又废吟。

有恨台瓜随蔓尽,无情涧藻与波沉。

僧窗月苦夜无寐,莫咏儿寒动母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宿斋和同僚韵

群玉峰头一望赊,枕书旧监忆乘槎。

自从芸蠹三分席,何啻槐龙五见花。

大典奏篇文综覈,清吟落笔字横斜。

绝怜名辈诸公□,鞙璲如何趁佩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得熊静程主簿书且诲以二父庚甲用旧韵奉寄

负米无亲不忍尝,谁为故老在邻墙。

百年宁复知耆旧,六甲犹能记岁阳。

襟佩书生联讲席,鼓旂骚将角名场。

斯文未敢荒先绪,白首遗孤腼最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