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家洞

雀步蹙沙声促促,四尺角弓青石镞。

黑幡三点铜鼓鸣,高作猿啼摇箭箙。

彩巾缠踍幅半斜,溪头簇队映葛花。

山潭晚雾吟白啼,竹蛇飞蠹射金沙。

闲驱竹马缓归家,官军自杀容州槎。

形式: 古风

翻译

像雀儿跳跃,促促地踩着黄沙上战场,青石磨制的箭头,饰有兽角的硬弓四尺长。
黑旗三挥,铜鼓擂得震天响,高声呐喊如猿啼,还用力摇动着箭囊。
彩带缠在小腿上,打成斜折状,彩衣缤纷的队伍与葛花相映,排列在溪旁。
夜雾笼罩的山潭里,白啼的吼声令人胆丧,竹蛇飞蠹在暗处袭击,更叫人难以提防。
黄洞人获胜,悠闲地骑着竹马缓缓回家去,官兵在容州竟残杀辖境的百姓去冒功请赏。

注释

雀步:行路像雀跃一样。
蹙:踩踏的意思。
促促:象声词,在沙地上行走的声音。
角弓:用兽角做成的弓箭。
青石镞:用青石磨成的箭头。
幡:一种窄长的旗帜。
点:指点。
挥动示意。
铜鼓:古代南方少数民族用铜铸成的鼓,供聚集或征战时用。
高作猿啼:高声呼叫像猿啼一样。
箙:盛箭的器具。
彩巾:彩带缠绕在小脚上,打绑腿。
踍:字书无此字,疑“跤”或“骹”字,实即小腿。
幅半斜:绑腿打成斜折行状。
溪头:犹溪边。
白啼:鳄鱼的一种,俗称啼龙,又称猪龙婆。
竹蛇:竹根蛇,剧毒。
飞蠹:毒虫名。
王琦认为是“飞蛊”之误。
射金沙:含沙射人影。
据传,一种名叫“蜮”的短狐,能含沙射人。
竹马:在这里指当地一种小型的、能穿越竹林的马。
叶葱奇以为“竹马”为指小儿,大约是据“青梅竹马”一语;王琦认为是当地一种马名。
容州:唐代州名,今广西一带。
槎:土著居民之通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边塞战争的氛围,充满了紧张和危险的情景。开篇“雀步蹙沙声促促”立刻营造出一种急迫的节奏,仿佛可以听到战场上的箭矢穿梭的声音。而“四尺角弓青石镞”则展示了战士们手中的武器,给人以坚固和冷酷的感觉。

紧接着,“黑幡三点铜鼓鸣”和“高作猿啼摇箭箙”进一步加剧了战争的氛围。黑色的军旗在风中飘扬,铜制的战鼓敲响,这一切都在宣告着战斗的开始。而“猿啼”一词则增加了一种野性和凶猛的感觉。

诗歌的后半部分,“綵巾缠骹幅半斜,溪头簇队映葛花”中的“绣巾”可能是战士们佩戴的装饰品,而“溪头簇队”则描绘了一种集结待命的场景。葛花在这里可能象征着边塞的荒凉和坚韧。

接下来的“山潭晚雾吟白鼍,竹蛇飞蠹射金沙”中,“山潭晚雾”营造出一种神秘和静谧的氛围,而“竹蛇飞蠹射金沙”则给人以迅猛和致命的一击。

最后,“闲驱竹马缓归家,官军自杀容州槎”表现了战后士兵们缓慢返回家的场景。他们可能是在一片宁静的竹林中骑着竹制的马匹,而“官军自杀容州槎”则暗示了一种悲壮和无奈。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战争场面、自然环境和士兵心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边塞生活的粗犷与危险,以及战士们的英勇与牺牲。

收录诗词(245)

李贺(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 字:长吉
  • 籍贯: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
  • 生卒年:约公元791年-约817年

相关古诗词

湖中曲

长眉越沙采兰若,桂叶水荭春漠漠。

横船醉眠白昼闲,渡口梅风歌扇薄。

燕钗玉股照青渠,越王娇郎小字书。

蜀纸封巾报云鬓,晚漏壶中水淋尽。

形式: 古风

湘妃

筠竹千年老不死,长伴神娥盖江水。

蛮娘吟弄满寒空,九山静绿泪花红。

离鸾别凤烟梧中,巫云蜀雨遥相通。

幽愁秋气上青枫,凉夜波间吟古龙。

形式: 古风

琴曲歌辞.走马引

我有辞乡剑,玉锋堪截云。

襄阳走马客,意气自生春。

朝嫌剑光静,暮嫌剑花冷。

能持剑向人,不解持照身。

形式: 乐府曲辞

谣俗

上林胡蝶小,试伴汉家君。

飞向南城去,误落石榴裙。

脉脉花满树,翾翾燕绕云。

出门不识路,羞问陌头人。

形式: 五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