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七年纶掖滥敷言,八奉斋祠荫宝轩。
上士半同猿鹤老,病身犹与蟪蛄存。
饭蔬力弱防冠坠,枕杫神宁喜席温。
樱序清和芳意歇,淡然毕竟绝朝喧。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参加完祭祀活动后的夜晚,回寓所时的内心感受和周遭环境。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的淡泊情怀和超然物外的心境。
"七年纶掖滥敷言,八奉斋祠荫宝轩":这两句讲述了诗人参加祭祀活动的情形。"七年"可能指的是某个特定的时刻或是诗人的年龄,而"纶掖"则是一种古代的服饰部分,即冠帽上的绳结。"滥敷言"表明诗人在这场合中有许多话要说,但又不便明说,故用"滥"字来形容这种心中的积极情感。接下来的"八奉斋祠荫宝轩"则是说祭祀活动的庄重和神圣。
"上士半同猿鹤老,病身犹与蟪蛄存":这里诗人自比为高尚之士,但自己的身体状况并不佳,与自然界的小生命一样在努力生存。"猿鹤老"形象化地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的高洁生活,而"病身犹与蟪蛄存"则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生命力的赞美和自己身体状况的无奈。
"饭蔬力弱防冠坠,枕杫神宁喜席温":这两句描绘了诗人的日常生活。"饭蔬"可能是指简单的饮食,而"力弱"则表明诗人体力不支,不足以从事繁重的劳作。"防冠坠"意味着即使在这种状况下,诗人也要保持自己的品行和操守。而接下来的"枕杫神宁喜席温"则描述了夜晚安然入睡的情景。
"樱序清和芳意歇,淡然毕竟绝朝喧":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好的享受,以及内心的平静与超脱。"樱序清和"形容的是春天樱花盛开时的美好景象,而"芳意歇"则是诗人对这份美好的感受已经达到了一种满足。"淡然毕竟绝朝喧"表明诗人在这种自然之中找到了超脱世俗喧嚣的心境。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自然美好的享受,同时也透露出了一种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的情怀。
不详
真宗咸平元年进士。杨亿试选人校太清楼书,擢第一,以大理评事为秘阁校理,预修图经及《册府元龟》。真宗、仁宗两朝,屡知制诰及知贡举,预修国史。尝拒草丁谓复相位制。官至翰林学士承旨兼龙图阁直学士,终知庐州。工诗,与杨亿时号“杨刘”。与杨亿、钱惟演等合编《西昆酬唱集》,后世称“西昆体”。有《刑法叙略》、《册府应言》、《玉堂集》等
昱爚银鞍狭路逢,长裙连带任流风。
身轻近识吴宫燕,目断还惊洛浦鸿。
未许香囊安肘后,独怜丹枕在房中。
南园蝴蝶飞无限,一一雌随一一雄。
曾许千金答浣纱,越溪浪浅不通槎。
晓楼帘卷还凝雾,外院墙低却映花。
满目离愁频驻马,一春幽梦祇惊鸦。
柔桑蔽日南城路,懊恼罗敷自有家。
帘声竹影浪多疑,仙谷何能为解迷。
藻井风高蛛坏网,杏梁春晚燕争泥。
更看山远惟凝黛,纵许犀灵祇骇鸡。
枉裂霜缯几千尺,红兰终夕露珠啼。
走马章台冒雨归,后门犹叹滞前期。
荷心出水终无定,萝蔓从风莫自持。
复帐麝轻难辟恶,曲房蚕懒不成丝。
渐渐垄麦藏鸣雉,更恨如皋一箭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