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泰山

飞仙挟我游天门,足蹑万壑云雷奔。

凌虚直上数千尺,适见混沌兮乾坤。

巨鳌左折蓬莱股,鲸波东注榑桑根。

地高俯瞰沧海日,天近仰叩清都阍。

古帝何年辟下土,九点青烟散寰宇。

翠烟孔盖此登封,盛德神功照今古。

人间瞬息三万年,七十二君何茫然。

秦皇汉武踵遗躅,镂玉坎瘗山之巅。

金宫翠陛苦不乐,遣使碧海求神仙。

羲和龙辔不稍贷,岂料海水成桑田。

试向封巾一回首,六合坱莽空云烟。

千秋谁识当时事,五松大夫知此意。

岩前长揖大夫松,数子胡乃干秦封。

高标直下鲁连节,避世不及商山翁。

雪髯雪干如屈铁,涛声瑟瑟吟悲风。

松本无心偶然耳,人情好恶多弥缝。

欲倾箕颍一瓢水,为汝净洗羞惭容。

为君解嘲君勿怒,万事转首成虚空。

帝子绛节朝丹穹,神灵婀娜群仙从。

嘘呵紫焰开芙蓉,光景上属超鸿濛。

玉女夜降骑青龙,鸾匏凤笙声噰噰。

霓裳舞袖飘长虹,琼音间作鸣丝桐。

《白云》清谣曲未终,泠风命驾归崆峒。

千峰万峰浸明月,恍惚身在瑶池宫。

明朝稽首下山去,翠嶂突兀青霞中。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蒙的《登泰山》描绘了登山者在仙境般的泰山之巅所见的奇幻景象。诗人以飞仙带自己游历天门,感受着云雾缭绕、雷霆万壑的壮丽景色。他直上数千尺,目睹混沌初开的天地,巨鳌与鲸波构成神秘的画面。诗人感叹古帝王开辟天地的伟业,以及人间历史的沧桑变迁。

接着,诗人提到秦皇汉武等古代君主对长生不老的追求,他们在山顶留下了遗迹。然而,这些追求并未带来永恒的快乐,反而揭示出世事无常。诗人以鲁连和商山四皓的隐逸生活为参照,表达对超脱世俗的向往。

在仙境中,诗人体验到玉女乘龙、仙乐飘渺的美妙场景,仿佛置身于瑶池仙境。最后,诗人意识到这一切如梦似幻,决定次日清晨告别,带着洗净心灵的感悟离开山巅,留下翠嶂青霞的背景。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泰山的神圣与壮美,同时也寓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体现了诗人深厚的艺术造诣和独特的文学视角。

收录诗词(20)

王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天竺日章法师得旨还山画泉石闲斋图赠行并题此诗

冲怀澹如水,万境犹虚空。

忽闻还山诏,喜入衰颜红。

山中何所有,手种石上松。

茅屋雰无人,恒有云气封。

青灯照佛龛,炉烟袅松风。

砯崖喷飞泉,赴壑如撞钟。

群响自起灭,闻心本无穷。

尘销诸念寂,梦觉非有踪。

九旬谈一妙,政尔开盲聋。

孰持去来影,观作真实同。

去随流水远,归与云相从。

无心任玄化,泊然齐始终。

秋风动江汉,波浪皆朝宗。

云帆挂海月,渺渺五湖东。

形式: 古风

早春十咏(其二)

东风生庭隅,拂拂翻衣浪。

仁及红绽柯,德布绿回望。

芳情达金闺,诵声递书幌。

池塘溢波澜,柔条欣骀荡。

形式: 古风

早春十咏(其五)

蹁跹先春雀,风暖喧晴檐。

惊人鲜得食,阚阶无停瞻。

不趋太仓中,小腹恣属厌。

高秋寒露下,大水须深潜。

形式: 古风 押[盐]韵

自遣二首(其一)

江湖肆鲸鳣,沟渎难容身。

人情不千日,世事有两心。

朝暮有显晦,日月常升沈。

天道我欲问,其理幽且深。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