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松陵老农

呼舟越洪涛,笑识江南山。

此行为子来,正拟一笑欢。

相逢不忍别,丘壑同跻攀。

如何舍我去,使我心悁悁。

子实名家后,翰墨素所便。

老农虽自谓,念子安知田。

世故亦已足,扰扰徒自怜。

天寒岁且尽,趣驾扁舟还。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韩驹所作的《送松陵老农》。诗中描绘了诗人与老农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对老农归乡的不舍之情。

首句“呼舟越洪涛,笑识江南山”,生动地展现了诗人与老农相遇时的喜悦与兴奋,仿佛穿越了汹涌的波涛,笑对着江南的群山,预示着一段美好旅程的开始。

接着,“此行为子来,正拟一笑欢”表达了诗人此次出行的目的,是为了与老农相聚,共享欢愉时光。这句透露出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相聚时刻的期待。

“相逢不忍别,丘壑同跻攀”描绘了两人相遇后的亲密无间,即使要分别也感到不舍,他们一同攀登着心中的丘壑,象征着心灵的契合与情感的深厚。

“如何舍我去,使我心悁悁”表达了诗人对老农离去的无奈与哀伤,心绪难平,难以割舍这段深厚的友谊。

“子实名家后,翰墨素所便”赞美老农出身名门,擅长文墨,暗示其才华横溢,同时也表达了对老农个人品质的赞赏。

“老农虽自谓,念子安知田”则通过老农之口,流露出对诗人深厚友情的理解与感激,同时也表达了对农事的热爱与熟悉。

“世故亦已足,扰扰徒自怜”是对世态炎凉的感慨,指出在纷扰的世间,能有一份真挚的友情已足够珍贵,不必过分自怜。

最后,“天寒岁且尽,趣驾扁舟还”点明时节,天寒岁末,诗人催促老农驾舟归家,既体现了对老农安全归家的关心,也蕴含着对自然规律的尊重与顺应。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通过对与老农相聚、离别的描写,展现了深厚的人际情感和对自然、生活的深刻感悟,是一首富有哲理与情感深度的作品。

收录诗词(421)

韩驹(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论家。学者称他陵阳先生。少时以诗为苏辙所赏。徽宗政和初,召试舍人院,赐进士出身,除秘书省正字,因被指为苏轼之党谪降,后复召为著作郎,校正御前文籍。宣和五年(1123)除秘书少监,六年,迁中书舍人兼修国史。高宗立,知江州。绍兴五年(1135)卒。写诗讲究韵律,锤字炼句,追求来历典故,写有一些反映现实生活的佳作,有《陵阳集》四卷,今存

  • 字:子苍
  • 号:牟阳
  • 籍贯:陵阳仙井(治今四川仁寿)
  • 生卒年:1080~1135

相关古诗词

赠俞清老

偃卧一茆屋,给事两胡奴。

日吃脱粟饭,时乘下泽车。

人生但如此,其实足自娱。

过此诚更乐,不及复何如。

形式: 古风

谢人寄梅花瑞香花二首(其一)

殷勤江南客,折花良慰予。

炯昼孤光冷,曜夜清影疏。

连林玩不足,一枝清有馀。

谅无和羹用,飘落将何如。

形式: 古风 押[鱼]韵

谢人寄梅花瑞香花二首(其二)

道人不爱色,而爱闻清香。

方春谢凡卉,凌晨玩孤芳。

以兹兰蕙质,种彼葵藿场。

常恐乱微馥,采采归幽房。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淮上书事

平楚尽积水,长淮多奇峰。

萧条月曜夜,浩荡风鸣冬。

客行未可归,敝裘那得重。

寒气搜病骨,清潭貌衰容。

远游有滞念,将老无欢悰。

故国渺万里,去此嗟谁从。

形式: 古风 押[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