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一百三十三首(其六十四)

败阙在双林,都无迹可寻。

海枯终见底,人死不知心。

形式: 偈颂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居简所作的《偈颂一百三十三首》中的第六十四首。诗中以“败阙在双林,都无迹可寻”开篇,描绘了一种空灵、超脱的境界。双林象征着佛教修行之地,败阙则暗示了世间一切事物的短暂与无常。接下来的两句“海枯终见底,人死不知心”,运用了比喻和反问的手法,表达了对人生真相的深刻思考。海枯见底,意味着最终会揭示出事物的本质;人死不知心,则提出了关于生死与内心世界的疑问。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追问,引导读者思考生命的意义、心灵的归宿以及宇宙的奥秘,体现了佛教哲学中对于空性、无常和因果的深刻理解。

收录诗词(1648)

释居简(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偈颂一百三十三首(其六十五)

贼来须打,客来须接。明庆长老来,打即是,接即是。

若打来不见赃物,若接来未问踪由。

休休,不是冤家不聚头。

形式: 偈颂

偈颂一百三十三首(其六十六)

元正启祚,万物咸新。即日伏惟,无位真人。

饱莫喜,饥莫嗔,一日从头五合陈。

形式: 偈颂 押[真]韵

偈颂一百三十三首(其六十八)

量才补职,修德养闲。

一动一静,妙转机关,辉天鉴地许谁看。

形式: 偈颂

偈颂一百三十三首(其六十九)

虚空无相身,堕地惹埃尘。

不入红尘里,驴年洗得清。

形式: 偈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