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穹石丹崖出,攒峰万壑回。
古苔阴洞寂,新雨绿波开。
渡绝移丛筱,飞春泛落梅。
东山有夙尚,且尽手中杯。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早春季节里游历东山石洞的景象。诗人以精细的笔触勾勒出山峦的雄伟和自然界的生机。
"穹石丹崖出,攒峰万壑回"两句开篇便展现了山势的壮观,"穹"字形容石头的坚硬与古老,而"攒峰"则勾勒出了连绵不绝的山峰。"万壑"一词更是增添了一种自然景观的丰富多变。
"古苔阴洞寂,新雨绿波开"两句转而描写了石洞内外的宁静与生机。"古苔"暗示着时间的沉淀,而"阴洞寂"则表现出一种幽深的安静感。"新雨"和"绿波"则是对春天滋润之美的描绘,展示了自然界在春季的更新。
"渡绝移丛筱,飞春泛落梅"两句中,"渡绝"表明诗人穿越了绝域,而"移丛筱"则可能是指采集野草之举。"飞春"和"泛落梅"共同营造了一幅春天花开花落的生动画面。
最后一句"东山有夙尚,且尽手中杯"中的"东山"应是指诗人所在之地,而"有夙尚"可能暗示着某种传说或历史遗迹。"且尽手中杯"则是一种享乐主义的态度,表现了诗人对当前生活的满足与珍惜。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诗人的审美情趣和内心世界。
不详
四明洞天居第九,巨灵擘石开窗牖。
扪萝陟巘不惮劳,同行况遇忘年友。
老苔护石苍虎闲,飞瀑悬岩玉龙吼。
豁然人与境俱胜,醉歌拍缶忘升斗。
固知壶中别有天,未必醉翁真在酒。
徘徊步月澹忘归,世事浮云竟何有。
酒禄嗟予薄。
揖仙亭上观秋涨,坐我吴江云水乡。
南北更无三座寺,东西只有一条街。
四时八节无筵席,半夜三更有界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