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武夷(其一)

书林追慕紫阳翁,出入尝沾教雨中。

缅仰高山难企及,大开茅塞径能通。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翻译

在书海中我追随着紫阳翁的足迹
他的教诲如同春雨,无论进出都沐浴其中

注释

书林:指读书的领域或学术界。
紫阳翁:可能指代一位有学问、受人尊敬的老师或先贤。
出入:进出,这里指学习的过程。
教雨:比喻紫阳翁的教诲如雨润物。
缅仰:深深地敬仰和怀念。
高山:常用来比喻崇高的品德或成就。
企及:达到或赶上。
大开茅塞:形容受到启发,思路豁然开朗。
径能通:直接就能明白,畅通无阻。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吕天泽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紫阳翁(指某位德高望重之士)的怀念和追思。诗中“书林”可能指的是书房或藏书的地方,“追慕”则表明了诗人的情感态度,是一种怀旧的情绪。"出入尝沾教雨中",通过对紫阳翁在教育上的贡献来表达这份怀念之情,"教雨"可能是指诗人从其教诲中受益匪浅,如同甘霖降临一般。

第二句“缅仰高山难企及,大开茅塞径能通”则描绘了紫阳翁的品格和学问如高山般崇高,普通人难以企及,但紫阳翁却能够像开辟道路一样,让人得以理解和学习。这两句通过对比,强调了紫阳翁学识渊博、德行高洁。

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表达了诗人对紫阳翁的深切怀念以及对其学问与品格的高度赞扬。

收录诗词(3)

吕天泽(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武夷(其三)

南北相看一岭分,长怀欲谒武夷君。

个中果隐神仙客,握手交谈迥不群。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题义门胡氏华林书院(其一)

世世趋庭列雁行,烟萝泉石绕书堂。

分题月下联书版,聚宴花前献寿觞。

旌表异恩逢圣代,隐居佳致接仙乡。

因知孝治垂风化,青史留名道允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题义门胡氏华林书院(其三)

君家高谊冠南州,旧辑书堂聚北流。

此饭未尝轻下客,名园不羡觅封侯。

挂冠令有陶彭泽,访道人希许远游。

他年濯缨江海去,终期此日挹浮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题义门胡氏华林书院(其二)

簪裾几世住南昌,讲学旌闾晔日光。

旧里葛山同井邑,远方庐阜出门墙。

康成业自诗书显,卜世家由孝弟彰。

二隐昔惭联懿分,同将姓字列东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