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义门胡氏华林书院(其一)

世世趋庭列雁行,烟萝泉石绕书堂。

分题月下联书版,聚宴花前献寿觞。

旌表异恩逢圣代,隐居佳致接仙乡。

因知孝治垂风化,青史留名道允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世世代代家族有序如雁行,烟雾缭绕的山林环绕着书斋。
在月光下分题作诗,共享书写时光,花前聚会敬献祝寿的酒杯。
在圣明的时代获得特殊的表彰,隐居生活充满美好,仿佛接近仙境。
由此可知,孝顺之道能流传风俗,使美名永载史册,光照千古。

注释

趋庭:子女侍奉父母,如群雁排列。
烟萝:形容山林中的雾气和藤蔓。
书版:古代用于刻写或抄写的木板。
寿觞:祝寿的酒杯。
旌表:朝廷对有功之人的公开表彰。
异恩:特别的恩典。
孝治:以孝道治理国家。
道允光:道德行为光明正大,流传后世。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展示了古代书院的学术氛围和文化生活。开篇“世世趋庭列雁行”表明家风传承,学者们如同雁阵般聚集在书院中;“烟萝泉石绕书堂”则勾勒出一处幽静的自然环境,水流潺潺,山石古朴,环绕着书香浓郁的学堂。

诗人接着描写了月下联句、花前献寿的场景,“分题月下联书版”展示了文人们在明月之下进行文学创作和交流的雅致情趣;“聚宴花前献寿觞”则是对古代学者庆祝长者的温馨画面。

“旌表异恩逢圣代”表达了诗人对于得遇贤君、圣主的感激之情,认为这是一个能充分展现才华和恩泽的时代;“隐居佳致接仙乡”则透露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将书院比作通往仙界的美好去处。

最后,“因知孝治垂风化,青史留名道允光”表达了诗人对于书院传承文化、弘扬孝道和治理之道的深刻理解,并相信这些美德将会流传千古,留下不朽的名字,照耀后世。

整首诗通过对书院生活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示了宋代文人对学术和文化的追求,也反映了他们对于家庭教育、社会治理以及个人修养的重视。

收录诗词(4)

吕文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义门胡氏华林书院(其三)

君家高谊冠南州,旧辑书堂聚北流。

此饭未尝轻下客,名园不羡觅封侯。

挂冠令有陶彭泽,访道人希许远游。

他年濯缨江海去,终期此日挹浮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题义门胡氏华林书院(其二)

簪裾几世住南昌,讲学旌闾晔日光。

旧里葛山同井邑,远方庐阜出门墙。

康成业自诗书显,卜世家由孝弟彰。

二隐昔惭联懿分,同将姓字列东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禁林宴会之什

青葱温树非尘境,鳌岫金銮近日边。

石壁天章垂雨露,璇题宸翰动云烟。

西垣贾马徵辞客,东观蓬瀛集列仙。

宴喜酡颜飞玉斝,铿锵奋藻擘花笺。

唐虞盛化高千古,葵藿倾心祝万年。

自顾薄才诚有愧,不知何以奉群贤。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春日田园杂兴

月筒纪闰附青炜,民野陶然化日熙。

祀备枌榆祈稔岁,宴酣花柳乐清时。

洛中富贵斜阳恨,绵上勋劳千古思。

浩兴归来吟不尽,陶诗和后和豳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