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闻笛》由明代诗人佘光裕所作,描绘了月夜中笛声悠扬的情景,充满了浓厚的诗意与情感。
首句“月夜群声寂”,以“月夜”为背景,渲染出一片宁静的氛围,“群声寂”则强调了此时万籁俱寂的状态,为下文的笛声出场做了铺垫。
“高楼一笛长”,在这样的静谧之中,高楼上的一声笛响显得格外悠长,仿佛穿透了寂静的夜空,直达人心深处。
接下来的“穿云含律吕,横玉落宫商”,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将笛声比作穿透云层的玉笛,其音律如同律吕般和谐,又似横跨天空的玉器,落在了宫商的调式之中,形象地展现了笛声的美妙与高雅。
“鹤唳关山冷,龙吟水国凉”,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笛声的意境。笛声仿佛让远山的鹤唳也变得寒冷,水国的龙吟也显得清凉,通过自然界的反应,侧面烘托出笛声的感染力和深远的回响。
最后,“不堪肠断处,乡思折垂杨”,表达了听者在笛声中深深感受到的思乡之情。笛声勾起了听者的乡愁,以至于难以承受,仿佛连那垂柳都承载不了这份沉重的思念,被折断了枝条。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不仅展现了笛声的美妙,更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情感真挚,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