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三首(其三)

行行信马横塘畔。烟水秋平岸。绿荷多少夕阳中。

知为阿谁凝恨、背西风。红妆艇子来何处。

荡桨偷相顾。鸳鸯惊起不无愁。

柳外一双飞去、却回头。

形式: 词牌: 虞美人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秋日横塘边的宁静景色。"行行信马",诗人骑马漫游,信步而行,马儿随意地在塘畔徘徊。"烟水秋平岸",秋水连天,烟雾弥漫,水面与河岸齐平,营造出一种开阔而寂寥的氛围。

"绿荷多少夕阳中",夕阳映照下的绿荷,显得更加娇艳,然而词人却从中感受到一丝凄凉,因为"知为阿谁凝恨、背西风",他猜测这些荷花似乎承载着某种离愁别绪,面对秋风摇曳,仿佛凝聚了无尽的哀怨。

下片转向了动态的场景,"红妆艇子来何处",一叶小舟装饰华丽,不知从何而来,引起词人的关注。"荡桨偷相顾",船上的女子悄悄地打量着他,两人心照不宣的微妙情感在轻轻的划桨声中流露。

最后,"鸳鸯惊起不无愁",鸳鸯被惊动后翩翩飞起,它们的离去似乎也带走了词人心中的某种情感,"柳外一双飞去、却回头",那对鸳鸯在柳树之外飞远,却又似乎有所留恋,回头瞥了一眼,增添了画面的惆怅和诗意。

总的来说,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日塘畔的景致,通过自然景象和人物动作,传达出淡淡的离愁和难以言表的情感。秦观的词作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细微情感,这首《虞美人·三首(其三)》便是如此。

收录诗词(571)

秦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少游,别号邗沟居士,世称淮海先生。汉族,官至太学博士,国史馆编修。一生坎坷,所写诗词,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生前行踪所至之处,多有遗迹。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丽水的秦少游塑像、淮海先生祠、莺花亭;青田的秦学士祠;湖南郴州三绝碑;广西横县的海棠亭、醉乡亭、淮海堂、淮海书院等。墓在无锡惠山之北粲山上,墓碑上书“秦龙图墓”几个大字。有秦家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文游台

  • 籍贯:北宋高邮(今江苏)
  • 生卒年:1049-1100

相关古诗词

虞美人.三首(其一)

高城望断尘如雾,不见联骖处。

夕阳村外小湾头,只有柳花无数、送归舟。

琼枝玉树频相见,只恨离人远。

欲将幽恨寄青楼,争奈无情江水、不西流。

形式: 词牌: 虞美人

鹊桥仙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形式: 词牌: 鹊桥仙

鼓笛慢/水龙吟

乱花丛里曾携手,穷艳景,迷欢赏。到如今,谁把雕鞍锁定,阻游人来往。好梦随春远,从前事、不堪思想。念香闺正杳,佳欢未偶,难留恋、空惆怅。

永夜婵娟未满,叹玉楼、几时重上。那堪万里,却寻归路,指阳关孤唱。苦恨东流水,桃源路、欲回双桨。仗何人细与、丁宁问呵,我如今怎向?

形式: 词牌: 水龙吟

蝶恋花

晓日窥轩双燕语,似与佳人,共惜春将暮。屈指艳阳都几许?可无时霎闲风雨。

流水落花无问处,只有飞云,冉冉来还去。持酒劝云云且住,凭君碍断春归路。

形式: 词牌: 蝶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