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信幕寄子云叔■及同寺(其一)

田园未办各身谋,兄弟今成迭去留。

游宦三年方启足,寄书千字又从头。

白云不定山容晚,碧水无穷树色秋。

回首寺桥同社客,想因明月话离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各自为生计忙碌于田园,兄弟如今交替离开和留下。
在外做官已满三年,现在才开始起步,写给家中的信又要重新开始。
傍晚时分,白云飘荡,山色朦胧,秋天的碧水无边,树木变换着秋色。
回想起寺桥边的老友,想必他们会借着明亮的月光谈论离别的忧愁。

注释

田园:指农村或农田。
迭去留:轮流离开和留下。
游宦:外出做官。
启足:开始起步。
寄书:写信。
回首:回忆。
寺桥:寺庙附近的桥。
同社客:老朋友,社团成员。
离愁:离别之苦。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韩元吉所作的《赴信幕寄子云叔及同寺(其一)》。诗中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与兄弟间的离别之情。首句“田园未办各身谋”描绘了诗人和兄弟各自为生计奔波,尚未能实现归隐田园的愿望。次句“兄弟今成迭去留”写出了兄弟两人交替离开家乡的情景,流露出淡淡的离愁。

“游宦三年方启足”感慨诗人在外做官已历时三年,如今才刚刚起步,暗示了仕途的艰辛与不易。“寄书千字又从头”则表达了诗人频繁通信,每次都要重新提笔,字里行间充满了思念与牵挂。

“白云不定山容晚,碧水无穷树色秋”两句以自然景色烘托出诗人的心境,傍晚时分,白云飘荡,山色朦胧,秋天的湖水和树木无边无际,寓言了诗人内心的迷茫与寂寥。

最后,“回首寺桥同社客,想因明月话离愁”描绘了诗人想象与同寺的朋友在月下交谈,共同回味离别的愁绪,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故乡的深深怀念。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描绘生活细节和自然景象,展现了诗人复杂而深沉的情感世界,体现了宋词中常见的离别与怀乡主题。

收录诗词(686)

韩元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一作许昌(今属河南)人。词多抒发山林情趣,如〔柳梢青〕"云淡秋云"、〔贺新郎〕"病起情怀恶"等。著有《涧泉集》、《涧泉日记》、《南涧甲乙稿》、《南涧诗余》。存词80余首

  • 字:无咎
  • 号:南涧
  • 籍贯:开封雍邱(今河南开封市)
  • 生卒年:1118~1187

相关古诗词

赵仲缜梅川

堂前面群山,堂下俯流水。

扬雄一区宅,岁晚何在此。

将无山水佳,更为风物美。

城隅三家渡,华屋照清泚。

举手招梅仙,低头叫陆子。

前松后梧竹,左桂右兰芷。

江花漾茶瓯,岩树排棐几。

客来索无有,樽酒间图史。

不作隐士庐,合号君子里。

吾人天潢秀,时至当决起。

饱餐南岳芋,閒曳东郭履。

山名不负侬,因之得名字。

弹冠可前卜,问舍真早计。

笑杀陶渊明,酒资良未遂。

形式: 古风

送朱元晦

前年恨君不肯来,今年惜君不肯住。

朝廷多事四十年,愚智由来各千虑。

君来正值求言日,三策直前真谏疏。

诋诃百事推圣学,请复国雠施一怒。

天高听远语不酬,袖手翩然寻故步。

我知君是谏诤才,主上聪明得无误。

一纸底用教鹖冠,百战应当启戎辂。

江山千里正风雪,岁月峥嵘倏将暮。

有田可耕屋盖头,君计未疏吾亦去。

君归为谢武夷君,白马摇鞭定何处。

形式: 古风

送汤丞相帅会稽(其三)

畴昔追风幸执鞭,词场好在笔如椽。

十年睎骥犹瞠若,晚岁登龙未偶然。

下客阳春惊白雪,何人绿水近红莲。

尚应九里蒙河润,他日一天今二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送汤朝美还金坛

腾驹轻卧驼,野蔓欺落木。

举头便干霄,春至亦重绿。

人生百年内,万事纷过目。

得为蠖步伸,失作蠵颈缩。

古来旷达士,一视等蛮触。

功名本时命,用舍岂荣辱。

汤公涉南荒,岁月犹转毂。

几年卧新州,宁肯事鸡卜。

身安一瓢饮,志大五车读。

朅来灵山隈,跫然慰虚谷。

濯足山下泉,爱我泉上竹。

相从一长笑,忍效阮生哭。

胸中经济略,欲语动惊俗。

谁知天意回,归棹如许速。

春风正浩荡,江水清可掬。

海涛拍千峰,挂席下浮玉。

遥欣倚门念,三径欢僮仆。

送君得无恨,我步嗟局促。

要看万里途,更试参云足。

家山幸毋留,吾皇思陈牍。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