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佛寺留题

绿筱寒松小翠微,鱼声寂寂鼓声稀。

山头远见龟屏出,海峤谁迁石笋归。

欲得鬼神添岭桧,却愁风雨断天衣。

醵钱欲作翚飞观,一钵无妨厌蕨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翻译

青翠的细竹与寒冷的松树构成了一幅小景,鱼儿静静地游动,鼓声稀疏而悠长。
在山顶远远望见龟形的山峰显现,海边又有谁在迁移石笋归来。
想让山岭增添神灵庇佑的柏树,却又担忧风雨会打断天衣无缝的美景。
筹集钱财想要建造一座飞翔的楼阁,即使只有一碗蕨薇野菜也足以满足我的愿望。

注释

绿筱:青翠的小竹子。
寒松:寒冷季节中的松树。
鱼声:形容水中的鱼儿发出的声音。
鼓声:可能指寺庙或庆典中的鼓声。
龟屏:像龟背形状的山峰。
石笋:自然形成的石柱状物。
岭桧:生长在山岭上的桧树,象征神灵庇佑。
风雨:自然界的风雨。
翚飞观:形容楼阁如鸟展翅,飞翔的样子。
蕨薇:野菜,这里代指简朴生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幽静的山寺风景,融合了自然美与宗教氛围。开篇“绿筱寒松小翠微”勾勒出一片苍郁古木之中蕨类植物生长的场景,给人以清凉而又不失细腻的感觉。“鱼声寂寂鼓声稀”,则通过对比鲜明的声音——微弱的鱼跃声与间或的寺庙钟鼓声,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宁静氛围。

诗人接着笔触转向远景,“山头远见龟屏出”,隐喻着高远的山峰之上,如同古代神话中的灵兽“龟”一般挺立。“海峤谁迁石笋归”,则是对一处海边奇特地貌的描写,石笋如同天然雕塑,引人遐想。

中间两句,“欲得鬼神添岭桧,卻愁风雨断天衣”,表达了诗人希望借助自然之力,甚至是超自然力量来修建或增添山中的建筑物——“岭桧”可能指的是寺庙的木结构部分。但同时,又担忧自然灾害如风雨可能对这些努力造成破坏,“天衣”在这里有保护、覆盖之意。

末尾两句,“醵钱欲作翚飞观,一钵无妨厌蕨薇”,诗人表达了想要通过募集资金来建造一处高耸的瞭望之地——“翚飞观”,以便更好地领略自然与宗教文化的结合。而最后一句,则是对一种植物——蕨类植物的喜爱之情,诗人认为即使只有简单的饮食,也不至于对这种美好的事物有所厌倦。

整首诗通过对山寺环境的细腻描绘,以及对自然与宗教和谐共存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向往。

收录诗词(542)

李新(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山中秋意

拟握陂龙陟凤台,厌闻远雁一声哀。

霜乾殷叶背林去,雨足黄云归谷来。

蕙幛可能留鹤宿,草堂终待觅桤栽。

有心培养山中桂,不束轮囷作散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山间女

倚竹情何极,伤春事已阑。

长眉弯月薄,翠袖怯天寒。

倩妇拢新鬓,凭人易旧冠。

轻闻骑马客,相趁隔篱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不寐

不寐成孤坐,悠悠百感生。

灯明将续昼,鼓急欲移更。

药熟知僮倦,杯残任鼠争。

羁怀忘未得,时作下阶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中江道中

茅结萧萧宅,松周浅浅山。

斧桑云堕绿,堤水月留弯。

杨蕊风团去,虫丝燕掠还。

行经双只堠,曾未彻重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